搜索

Search :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

赵灭中山

  赵武灵王实行军事改革,加强骑兵训练,史称“胡服骑射”,是战国时中原各国建立独立骑兵部队之始,战斗力有所增强。他利用中原大国混战之机,从武灵王二十五年起多次进攻中山(国都灵寿在河北灵寿西),先后占领丹丘(河北曲阳西北)、曲阳(河北曲阳)等地。惠文王三年赵主父(即赵武灵王)亲自率军二十万从曲阳出发大举进攻中山,占领灵寿,俘中山王,迁之于肤施(陕西延安),兼并中山全部领土,中山国亡。赵军乘胜进攻林胡(古族名,分布于山西宁武、岢岚等地)迫使他们北迁,占领其一部领土。将中山故地及所占林胡楼烦土地,建立云中、雁门两郡。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齐韩魏三国攻秦函谷关之战

  垂沙大战之后,秦、赵、宋与齐、韩、魏形成对立集团。齐相孟尝君被秦扣留,孟尝君逃回齐国后,在湣王三年发动齐、韩、魏三国联军向秦进攻,经三年战争,终于攻入函谷关(河南灵宝北)。秦军败退,归还原占领韩国的武遂(山西垣曲东南),魏国封陵(山西永济)等地,与三国讲和。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庄蹻起义

  当齐、韩、魏等国与楚军在垂沙大战之际,楚国农民在庄蹻领导下于多处举行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把楚地分割为互不联系的三、四部分,使楚地方官吏彼此不能策应,并以强大兵力围攻楚都郢(湖北江陵)。垂沙大战结束后,郢方解围。后在楚军打击下,起义失败。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齐楚垂沙之战

  战国中期,齐、秦两强对峙,秦为向东扩张而不断蚕食韩、魏土地,韩、魏倒向齐国;齐为兼并土地,遂与楚约,并联韩、魏合纵抗秦,操纵弱国。秦昭王为破坏四国合纵,以归还上庸(今湖北西北部)地为条件,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与楚怀王盟于黄棘(今河南南阳南)。次年,齐即以楚负约为借口,与韩、魏攻楚,楚以太子横为质而得秦之救,三国兵被迫撤退。十三年,太子横杀秦大夫逃归。次年,秦派庶长奂攻楚之新城(今襄城)。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趁机率领三国部队进攻楚的方城。三国联军在垂沙与楚军隔沘水相持达半年之久,齐王派大臣周最屡促匡章出战,匡章从樵夫口中得知楚军重兵把守处水浅可渡,遂以精兵夜袭楚军,楚军因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楚灭越

  宜阳战后,秦武王死,秦国发生内乱。楚怀王乘秦国无暇对楚用兵之际,利用越国内部不稳定的机会,派大臣昭滑率军攻越。楚军首先攻占原吴国统治的地区,尔后,继续向越进攻,占领越国全部领土,杀越王无疆,灭越,改越地为江东郡。越余部分为许多小国散处于滨海地区,朝服于楚。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秦韩宜阳之战

  秦武王欲“车通三川(三川郡),窥周室”,向中原发展,派左丞相甘茂去魏相约攻韩宜阳。魏从约,武王至息壤(秦邑)迎接甘茂。甘茂以宜阳是大县,颇有实力,路途又艰险遥远,难于攻取,劝武王勿攻。武王不听,与之定下息壤之盟,约其决不中途退兵;令甘茂与庶长封率军攻打。至八年(前307年),历经五个月不能攻破,武王召甘茂打算退兵。甘茂提出息壤之盟,说服秦武王尽起大军增援。甘茂指挥秦军终于击败韩军,斩首6万,攻占宜阳。接着,秦军渡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驻守。韩国被迫派丞相公仲侈入秦求和。
  此战,秦军依靠强大实力,连续作战,最终攻占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大胜利。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秦楚丹阳兰田之战

  秦败魏、韩、赵三国后,形成以秦与魏、韩为一方,齐与楚为另一方的两大集团对立局面。秦欲攻齐,派张仪去楚,许诺割地600里要楚与齐绝交,以破坏齐楚联盟。楚怀王遂与齐断交,派使者往秦索地。张仪背约,只许6里地。楚怀王大怒,派大将军屈丐率军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率军迎战,韩国也派兵相助。两军战于丹阳,秦施计离间楚将关系,使其互不配合,大败楚军,俘屈丐及裨将逢侯丑等70余将领,斩首8万人。随后,秦又遣军攻取楚地汉中(今陕西汉中)600里地,置汉中郡。楚怀王不甘心失败,尽发国内兵再度攻秦。秦军于蓝田击败楚军。韩、魏配合秦军乘楚国内空虚,攻占楚地邓(今湖北襄樊北)。楚怀王被迫撤军,割两城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齐宣王破燕

  战国中期,齐、秦两强称雄东、西,均欲向中原扩张。而实力较弱的燕国,则为齐国所觊觎。周慎靓王三年(前318),燕子之为相,专断国政。次年,燕王哙让位给国相子之,遭到以太子平为首的燕贵族及诸侯的反对。子之即位三年,燕国内乱加剧,太子平与将军市被联合对付子之,引起混战,死者数万,民众怨声载道。周赧王元年(前314),齐臣田忌建议可趁秦、韩岸门(今河南许昌西北)之战,诸侯救韩,无暇北顾之时攻灭燕国。齐宣王遂派匡章率五都之兵会同征发的北地士卒伐燕。燕人苦于内战,无心抵抗,齐军得以长驱直入,50天内即攻下燕都蓟(今北京西南),杀燕王哙和子之。孟轲劝齐宣王适时撤军,归燕重器,为燕置君以收燕人之心,齐王不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秦灭巴蜀之战

  巴、蜀两国均在今四川。蜀国都成都(今四川境),为“戎狄之长”。巴国都巴(今四川重庆嘉陵江北岸),与蜀不睦,而与苴国友好。这年,蜀王出兵攻苴,苴侯出奔到巴,向秦求救。秦王欲攻蜀,以道险难至,韩又来攻,犹豫不决,遂问计于臣下。张仪主张进攻韩国,劫持周天子,挟天子以令天下,以建立王业。司马错主张借机灭蜀,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战国策·秦策—》);而且巴蜀可从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秦王采纳了司马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合纵攻秦修鱼之战

  秦惠文王于更元八年,命庶长樗里疾为统帅,率军出函谷关在修鱼(河南原阳西南)与三国联军决战,联军大败,伤亡八万二千余人,韩将鲵及申差被俘。义渠乘秦军与联军在东方大战之际出兵攻秦,虽曾击败秦军,但对联军并未起到有效的支援作用,这次五国抗秦的合纵行动,遂以失败而告终。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4-6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共14页 140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