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梦迹在三台山路南侧,是一组特色明显、样式古朴的建筑。这组建筑采用浙江山地民居和江南水乡民居的特点,着重展现西湖湖西水系和湿地生态的历史风貌,由先贤堂、清晖园、灵泉仙馆、天香法雨、雪舫等景点组成。
天香法雨位于三台梦迹西北角,由解香楼、多味轩、三咽阁、淡然小筑四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建筑形式与灵泉仙馆类似。这里环境优美、满目翠绿、溪水潺潺、茶香四溢,是游客休闲、品茗、避暑的绝佳去处。
出花港公园西行,过杨公堤,即可见杨公堤景区四块新挖的水面之一——浴鹄湾。浴鹄湾湖面聚散开合,岸线曲折有致,经浚源桥及花港公园内水港与小南湖贯通。此湾古时即有,为赤山水曲。旧时,湾内春水晴云,风光殊佳,经常可以听到渔樵唱答,一派悠闲景象。古人有诗赞日:“浴鹄湾头春水,呼猿洞口晴云。渔歌款款互答,樵唱悠悠独闻。”黄公望、张雨等文人画家均在此留下了踪迹。历经岁月沧桑,浴鹄湾后来成为了陆地。2003年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后,恢复了这一水面,并重建了等故迹,充实了湖西的文化内涵。
据文献记载,元代著名文学家张雨曾构水轩于浴鹄湾,名日“黄篾”。张雨(1283-1350),又名天雨,字伯雨,杭州钱塘人,号
在墓阙前,有一长方形小水池,池边构筑石栏。池上架一座小巧精致的石拱桥,名为"精忠桥"。过桥,在墓阙南侧墙脚,有一八角棱边的圆口古井,其上方墙中嵌石碑,刻"忠泉"两个大字。"忠泉"古井,建于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杭州知府李铎重修岳飞墓庙时,在岳飞墓侧"浚泉建桥"。他在"忠泉"碑中题跋说:"维王之神,如水在地。于兹墓侧,有泉清沸。芯芬甘洁,泠然西注。亦名曰忠,赫濯奕祀。"
墓阙位于墓园东西轴线的中部,翼角飞翘,宏伟壮丽,系1979年仿宋代建筑风格复建。为一座砌筑精细的仿木结构建筑,阙上雕刻出木框架结构的各个构件外形,砖额枋上施斗棋,上用条砖叠涩出檐。歇山式屋面,铺筒板瓦,正脊两端饰鱼龙形正吻。阙身用细磨方砖贴面。墓阙正中开拱形门,安朱古色实塌大门,两侧筑出雉堞城墙,将墓园区分隔成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墓阙内侧门柱上,镌刻隶书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其书体古拙典雅,别有韵致,系1979年重修时陆维钊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