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西湖断桥边,有一间孤单单的茅屋。男主人宋五哥早已去世,只留下他的妻子宋五嫂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弟弟。宋五嫂年纪轻轻,长得俊秀,丈夫死后,乡亲们常劝她改嫁,她生怕小叔无人照顾,都婉言回绝了。宋五嫂总是记住丈夫临死时的话,一定要把小叔抚养长大。平时,她待小叔像亲弟弟一样,有好吃的总让小叔先吃,做不起新衣,便把丈夫留下的旧衣裳缝缝补补,让小叔穿得暖暖和和的。小叔对嫂嫂也很好,处处都帮上一手。
宋五嫂十分勤劳,每天天不亮,便带着小叔,划着旧渔船,到西湖里捕捕鱼,捉捉虾。捕来鱼虾,便换点米换点盐,过着苦日子。
有一次,小叔因为年纪小,经不起湖上风吹雨打,忽然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涝也不愁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个大丰收。老百姓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好处,到过年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东坡收下很多猪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块,烧得红红的,然后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一块,将肉分送给他们过年。
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得好快活,这辰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来,大家更高兴了。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把他送来的猪肉叫做“东坡肉”。
那时,杭州有家大菜馆,菜馆老板见人们都夸说&ldq
早先,巧匠鲁班听说西湖的景致好,就带了他妹妹从山东到杭州来。
这一天,鲁班和鲁妹来湖边游赏。只见太阳光芒金闪闪,西湖湖水亮晶晶,白堤桃花红,苏堤杨柳绿,果然是好看。他们走走看看,看看走走,不觉到“柳浪闻莺”。忽然,一阵大风刮过,天色变了,湖中翻着白浪,“唰唰唰”地一场春雨,飘个不停。鲁班春和鲁妹只好躲在一棵大树底下避雨。西湖雨景很好看的,可是雨落得鲁班兄妹两人一身稀湿,再也没心思看西湖景致啦。鲁妹看着淋得象落汤鸡一样的哥哥,笑笑说:“哥哥呀,你的手艺这样巧,今朝碰到落雨天游湖便一点办法也没有啦!我想同你来比一比,各人自己去
西湖绸伞撑开时象孔雀开屏,收拢时变成圆竹一节。一节圆竹分成三十二根伞骨,三十二根伞骨拼成一节圆竹,开合灵活,非常别致。这种竹,最早产在鸡笼山。
鸡笼山在富春江下游,对面江心有块沙洲,叫东洲沙。早时侯,这一带是没有鸡笼山的,只一块东洲沙孤零零地搁在江心。东洲沙四时繁花竞开,绿柳轻排,洲四面水波荡漾,风光十分绮丽。
这一年,飞禽国的公主金鸡姑娘来到东洲沙,在沙洲上养起了成千只金鸡。一年三百六个天,金鸡姑娘天天领着五光十色的成群金鸡,在树丛中觅食,在江滩上嬉戏。
有一年中秋节,金鸡姑娘应约到报晓宫赴宴。回来时,已经月挂中天了。她驾着金鸡飞呀,飞呀,当飞到富春江上空时,低头
蚕花娘子的家原先是住在半山的沟沟里的。
早年间,杭州里佛桥这个地方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小姑娘,名叫阿巧。阿巧九岁时,娘死了,丢下她和一个四岁的小弟弟。爹没法料理,又讨了一个后娘。这个后娘呀,却长了个蝎子的心,等阿巧姐弟又打又骂,可凶哩!
这年深冬腊月,有一天,后娘叫阿巧背着竹筐,冒着北风出去割羊草。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哪里还有青草呀!阿巧从早晨跑到黄昏,从河边找到山腰,一丝嫩草也没有找到。她又冷又怕,就坐在半山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哭着哭着,突然听到头顶上有一个声音说:
“要割青草,半山沟沟!要割青草,半山沟沟!”
阿巧抬起头来,见一只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