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龙井是个荒凉的小村庄,在山岙岙里,稀稀拉拉地住着十来户人家。人们在选山上栽竹木,在近山上种六谷,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还吃不上一顿饱饭。
在村边有间透风漏雨的破茅屋,里面住着一个老大妈。老大妈没儿没女,孤苦伶仃一个人。她年纪老了,上不了山,下不了地,只能照管照管屋子后面的那十八株老茶树。这些茶树还是她老伴在世的时候栽的,算起来也有几十年啦。老茶树缺工少肥,新叶出得很少,每年只能采上几斤老茶婆。
老大妈是个好心肠的人,她宁愿自己日脚过得苦点,每年总要留下一些茶叶。天天烧镬茶水放着,还在门口凉棚下摆上两条板凳,给上山下岭的过往行人歇力时解渴。
这一年除夕,天落大雪,左
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其实并不是真心游山玩水,他只怕江南百姓造反,特意借个游山玩水的名义,到江南来探听消息,察看虚实。
那时,杭州南屏山净慈寺里有个得道的半仙,叫“诋毁和尚”,这和尚不讲究诵经打坐,专喜欢议论天下大事。要讲便讲,要骂便骂,毫无顾忌。只因他讲得有理,骂得有趣,所以老百姓都喜欢亲近他。
乾隆皇帝到了杭州,听说有这么个和尚,他眉头就打起个疙瘩,心想:这和尚取这么个怪名号,必定是个隐迹山林的明朝遗老,不守本份的人吧。倒要去听听这和尚到底“诋毁”些什么。
于是,他便换身蓝衫,拿把描金折扇,打扮成一个秀才模样,一摇一
这一年,杭州大旱,西湖旁边大批农田龟裂,稻禾晒得象火烧过一样。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请求放西湖水,可那些官儿都顾自寻欢作乐,一理也不一理。
这一天,百姓们又熙熙攘攘地来了到衙门前,有的人喊:“青天大老爷啊,赶快放西湖水,救救农田吧!”有的喊:“若再不放西湖水,我们百姓都活不下去啦!”闹得衙门里的太爷昏颠倒,只好匆匆地走到衙门口,怒气冲冲地说:“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湖里的鱼就没地方栖息啦!”老百姓说:“那么请问大老爷,是鱼龙性命要紧,还是百姓性命要紧?”太爷一听,又气呼呼地说:&ld
前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的天京遭到清兵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两面夹攻,形势非常紧急。为了解除天京之围,太平军采用围魏救赵的计谋,派出一位王爷,统率一支人马,星夜兼程奔袭杭州,要在清兵的江南大营背后插上一刀。这支太平军从北往南,很快就把杭州城团团围住。
这次轻兵远出,围攻杭州,目的是牵制敌人江南大营的兵力,自然是以速战速决,尽快破城为好。所以太平军攻城都十分勇敢,战斗异常激烈。但是,杭州城内的清兵,依仗上海洋鬼子的帮助,在四城八门都架着红夷大炮,各有一营洋枪队在防守着,要攻这城很不容易。尤其是钱塘门外,战场夹在西湖与宝石山之间,地势开阔,易守难攻。太平军攻了好几次,每次都没接近城边,就被城
西湖边有座岳坟。岳坟前跪着四个铁铸的人像,其中有两个就是当年出卖祖国害死岳飞的秦桧夫妇。传说,明朝时候,杭州城里来了一个新上任的抚台,那人了也姓秦,是秦桧的后代。抚台上任不久,便带着手下人去游西湖。他来到岳坟,看见自己的老祖宗跪在别人面前,忙用衣服把脸遮住,倒退了回来。
抚台回到衙门,坐不安,立不宁,便叫师爷来商量,想把铁像搬掉。师爷捋捋胡须,想一想说:“如果明搬,老百姓一定不肯,说不定还会把事情闹大。我看,不如叫人在黑夜里把这对铁像丢到西湖里去,这样大的西湖,铁像沉在湖底,便是把水车干了也找不到的。”
抚台说;“妙!妙!”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