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有座“安乐桥”,同一条河上,还有并排三座“豆腐桥”。这四座桥都是南宋年间造成下的,到如今已经有八百多年了。
岳飞大破金兵的时候,手下有个将军叫王佐。他用苦肉计说降了陆文龙,把金兀术打得大败。从此他缺了一只胳臂,不能再打仗了,岳飞便保举他做安乐王,皇帝还答应他在杭州城内造一座王府养老。
安乐王的王府就造在河边。动工的时候,泥沙、石灰、石板、木材堆满在河埠上。河上没有桥,原来的一只摆渡船,又被运砖送瓦的工匠占用了,老百姓没法来往,心里很生气,便编出歌儿来唱:
“安乐王,安乐王,为你安乐大家忙!&rdqu
杭州下城有座仙林寺。仙林寺光有一座大殿,前面缺少个山门。这座不尴不尬的寺院,据说是唐太宗时候造下的哩。
唐太宗小时候多灾多病,他老子怕他养不大,就让拜仙林和尚做师父。后来,唐太宗打出天下,做皇帝啦。仙林和尚听说杭州地方风景好,就要唐太宗在杭州造一座顶大的寺院,让他养老。唐太宗碍着师父的面子,不好推托,便答应下来。还差大元帅尉迟恭到杭州来,监造这座顶大的寺院。
仙林和尚跟尉迟恭到了杭州,两人便商量这座顶大的寺院到底要造多么大。仙林和尚说:
“这寺院是皇帝的师父养老的,非同小可,至少也得圈它五里见方的地皮!”
尉迟恭一听火起来,叫道:&l
这一年,铁匠张小泉因为在家乡得罪一个大恶霸,在家里站不牢脚,于是带着三个儿子,挑起铁匠担,到杭州谋生。
张小泉家几代人都是铁匠,他十六岁就学会了祖传的手艺,接过了阿爸的大锤。因为他心灵手巧,自己又在熔、炼、锻、打各方面想了许多巧法儿,所以打铁的本领比他阿爸还高出一头。
张小泉不但打铁的技艺高,而且还有个好水性呢。原来他姆妈怀孕到十个月时,有一次在泉边洗衣,不知不觉地生下了他,不小心还把他掉进在水里,因为这样,便给他起个名字叫张小泉。说也奇怪,从此他就与水结上了缘,两岁三岁溪上爬,四岁五岁河里游,到了十多岁,钻在水底下,可以几个钟头不上来,简直成为水葫芦啦。
张小泉父
从前,杨梅岭上有一户人家,两夫妻年纪已六十出头了,只有一个儿子,才十二岁。儿子长得漂漂亮亮,壮壮实实,从小很乖巧,七八岁上就能帮爹娘做生活。爹欢喜他,娘欢喜他,把他起个名字叫喜儿。全村人都夸他是能干的好伢儿。
老夫妻疼爱儿子,不愿让他做个睁眼瞎子,就把他送到村中小庙里的私塾去读书。
有一天,学堂里放了早学,十来个毛伢儿,便一窝蜂似地奔到村外去耍子了。
喜儿跟大家耍子一会,看看村子前头的烟囱已在冒烟,想起妈妈要烧午饭了,便急匆匆地奔回家去。他一脚跨进门,听见妈妈叫:“喜儿呀,水缸空啦,给我去拎桶水来。”
喜儿应一声,放下书包,拿起水桶走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
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