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吉祥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杭州中山南路221号,距中外闻名的西湖仅一公里左右,跟著名的南宋太庙遗址相邻。公司的前身---大吉祥糕团店,是杭州老字号企业,与著名的胡庆余堂药店、奎元馆面店、张小泉剪刀店等百年老店齐名,所生产的水磨年糕、鲜肉粽子,曾多次获得杭州市优质产品奖,杭式糕团更是畅销市场、享誉江南。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老企业焕发青春,于九九年末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对产品结构、营销网络、内部管理等诸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公司产品在原有粮食制品的基础上,又开发了腌腊制品、小食品和熟食品,其中美味鸵鸟肉被人类视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食品,具有高蛋
六一织造厂由绍兴人、留法学生胡海秋等于1924年在上海创建,生产针织内衣。初名六一织造公司,1927年冬从上海迁至杭州,更名为六一织造厂。当时杭州尚无其他近代机器针织内衣工厂,六一厂生产的汗衫、卫生衫裤便成为杭州独树一帜的产品,工厂得到很快发展。是浙江省最早的近代机器针织内衣厂。推善于经营管理的陈浩为经理兼厂长,陈海珊为协理,徐宝琳为监理,胡海秋与其他4人作为厂方协助。有资金,增添了设备,经过生产技术的改进,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增加了新品种,打开了东北等地的市场,业务蒸蒸日上。“九一八”后,上海、武汉等地的销路逐渐打开。加上当时北方军队急需配备御寒衣服,于是向
张同泰药店始创于1805年,创始人张梅,浙江慈溪人。清嘉庆五年(1800)在杭州新宫桥下开设茂昌药号。嘉庆十年,盘进沈同泰药号而改名为张同泰国药号。咸丰初,他购地4余亩把张同泰扩建成杭城一流的大药店,并在靴儿河下等地增开益元参号。张同泰经营道地药材,丸散膏丹,各种花露、参燕、银耳以及自制传统成药360余种,是早先杭城药业零售店中的三大家(张同泰、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之一,在杭嘉湖一带享有盛名,与方回春和泰山堂在民国期间都已属百年老店,同称杭市药店“三拆兑”。民国元年,药店经大规模翻建后,新屋落成,重建石墙门,上刻“万象”商标。“张
清顺治六年(1649),钱塘人方清怡,字“再春”,寓“回春”,故以回春为店名,创办国药号“方回春堂”,以期“逢凶化吉,妙手回春”。方清怡出生于中医中药世家,精通药理,悉心研究明代万历年间杭城名医吴元溟的《痘科切要》、《儿科方要》等专著,擅长儿科,常以家传秘方研制丸药,使沉痈久病之人得以康复,尤以小儿回春丸的神奇疗效而享誉杭城。方回春堂,家底雄厚,自制丸散饮片,经营道地药材的拆兑批发业务,与叶种德堂、胡庆余堂、泰山堂、张同泰、万承志堂合称为晚清时期操纵杭城药材市场的六大家之一。民国时期,方回春堂开
创办人宓庄晓,慈溪人,原系刨烟工人,于清同治八年(1869),开设于清河坊,以产销竹管和白铜打造的烟筒吸烟的旱烟(当时称烟丝为旱烟)而出名,是当时驰名全国的杭烟的鼻祖。他以质优扩大销路,低价吸引顾客为经营宗旨,以旱烟质量始终如一而远销新疆、云南和东三省。所生产经营的旱烟有十多个品种,如元奇、香元奇、香白奇、香呈奇,其中元奇、呈奇为该店的当家品种,销路最广。所创制成的烟丝里还要掺入广东的檀香粉、福建的兰花籽粉做香料,使烟丝馥郁芳香,久而不散。此外,宓大昌还经营各地名产皮丝、水烟、潮烟、鼻烟等,因此成为杭城名烟齐备的名牌烟店。自清光绪时期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宓大昌烟店的黄金时代。民国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