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水城门,始建于元朝。为张士诚(1321~1367)所筑,紧连凤山门,20世纪80年代治理中河时按原样修复,宽5.5米,跨径5.2米,净空3.3米。
六部桥,中河桥梁。始建于宋代,东通六部桥直街。因桥西为南宋六部署衙,故俗称六部桥。元时称通惠桥,明代称锦云桥,后更名上仓桥,民国时改建平桥,1986年整修。现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13.6米,宽5.9米。
上仓桥,中河桥梁。始建于宋代,西连中河路,东接上仓桥路。宋名安和桥,元代名圣安寺桥,清称部院仓桥,此桥原为单孔石拱桥,明代建预备粮仓。现桥长10.2米,宽13米。
嵇接骨桥,中河桥梁。始建于宋代,西连中河路。东接原嵇接骨桥河下。名沿南宋旧称,因时有嵇姓行医者住此,世传秘术,善治金疮、骨损,故名。现此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9.7米,宽3.6米。
福德桥,中河桥梁。始建于宋代,西连中河路,东接原福德桥河下。因此地旧多染坊,河水发黑,又名黑桥。现此桥为石拱桥,桥长10.5米,宽2.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