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杭州古城门

  自隋代至清末,杭州的城市格局依江傍湖,城墙沿凤凰山、钱塘江、贴沙河、西湖而筑。城池狭长,东西窄,南北长。有著名的十城门:武林(北关、百官)门,艮山(坝子)门,凤山(正阳)门,清泰(螺蛳)门,望江(草桥)门,候潮门,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庆春(太平)门。有民谣称:
  北关坝子正阳门,螺蛳延过草桥门。
  候潮听得清波响,涌金钱塘共太平。
  十城门通向城郊四乡,交通贸易、旅游生息,各臻其能。杭人乡音带“儿”,民谣称十城门之功能:百官(武林)门外鱼担儿(拱墅一带为淡水鱼集散地):坝子(艮山)门外丝篮儿(附近多丝织机坊、料房);正阳(凤山)门外跑马儿(当时万松岭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3-3 15:01:45

杭高校史馆

  杭高校史馆位于杭州高级中学内。杭高校址是明清两代进行科举考试的贡院遗址,也是在浙江近代史上风云一时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浙江现代公立普通中学的鼻祖,鲁迅、经亨颐、李叔同、蒋梦麟、马叙伦、沈钧儒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身影。新的校史馆共由三层楼、六个部分组成,展现了从1899年6月29日创办的养正书塾直至今日杭高的一切人、事、物。

  地址:凤起路238号(杭州高级中学校门东侧)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24 16:40:54

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

  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160号,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大学的起源之地求是书院旧址。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依照知识性、教育性、通俗性、观赏性4大原则,按杭州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杭州近代教育史分为起步(1840-1911)、发展(1912-1927)、兴盛(1927-1937)、曲折(1937-1945)和复兴(1945-1949)5个时期,围绕杭州教育与国运、重大史事、历史名校、教育名人等主题展示杭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人文底蕴。
  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在完好保护历史文物建筑的前提下,依据场地有限而展示内容丰富的实际,将85个版面、655幅图表的完整版,用现代化多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24 16:34:32

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杭州市市民中心裙楼L座,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以“规划构筑品质生活”为展示主题,定位为亲民、互动、前瞻的“城市窗口”。
  展馆共分四层,按陈列分为“序厅”、“印象杭州”、“解读杭州”和“展望杭州”四个展厅,设置城市记忆、名城保护、山水之城、蓝图总绘、和谐人居、品质服务、通达出行、基础命脉、亮点前瞻、城市立方、网络都市等主题展区,主要介绍杭州古都文化名城的悠久历史,宣传当今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生活品质之城的灿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24 16:29:16

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

  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位于庆春路258号(“红楼”),是永久展示杭州城市发展和建设历史的陈列馆。“红楼”是幢具有近百年历史积淀与典型的中国近代特征的建筑,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当时为浙江高等审判厅,民国时期改为浙江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1949年6月,在此建立“杭州市人民政府法院”(现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前身)。1952年划归浙江医学院。该建筑在1964年拓建延龄路(现在的延安路)拆除了部分,因建筑外立面为红色清水墙,俗称“红楼”。
  陈列馆展览面积为71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0-2-24 16:25:15

<< <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