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区河道陈列馆(原名杭州市城区河道“水文化”文明基地),由杭州市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创建,位于贴沙河庆春立交桥东北角,先后被授予“杭州市环境保护教育基地”、“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该馆浓缩了杭州因水而生、因水而亡的灵性和风采,在宣传水环境整治及弘扬水文化方面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作用。
地址:庆春门
杭州古城墙陈列馆位于杭城十大古城门之一的古庆春门遗址上,于2006年年底开工兴建,整体建筑以杭州清代古城墙为原型,城墙全长66米、宽5.4米、高6.65米,两端为残墙,城墙中间建有城门,城墙顶上还建有一个按南宋城楼仿建的歇山顶式全木结构城楼。整座城墙的中空部分为陈列馆,内有南宋城墙考古遗址、古城门故事木雕壁画、文物展示台等展示和陈列。
地址:庆春门
南宋遗址陈列馆位于杭州中河路边、万松岭隧道东口的严官巷,2006年6月10日起免费开放。陈列馆以2003年在杭州万松岭隧道建设施工时抢救性发掘的南宋御街为核心,包括御街桥堍和桥墩基础、道路、殿址、围墙、河道、石砌水闸等部分设施以及元代石板道路等。这条千年御道是在万松岭隧道东接线的建设过程中被发现的,被列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地址:严官巷口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临平人民广场北侧,建设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这是一座既反映余杭历史,又以闻名于世的良渚文化为切入点展示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是人们了解良渚文化和余杭历史、解读整个江南水乡文化现象及其成因的重要窗口。它首次以中国文化地理区为单位设馆和组织展览,是对中国博物馆界长期以来按行政地理区为单位设馆和组织、展示文化资源这一常规的一次突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为博物馆题写馆名。
博物馆内设7个展厅,4个单元展览。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余杭历史文化展”;第二单元“文明曙光&mdas
良渚博物院的前身是1994年由江泽民题写馆名并开馆的良渚文化博物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隶属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是一座良渚文化专题类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院,于2008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
良渚博物院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