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红鱼池

位于花港公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微风过处,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漂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牡丹园

牡丹园是花港观鱼公园里的主要景区,占地面积为1.1公顷。牡丹园以花中之王牡丹作为造园意境的主题,该区利用原有的土丘改建而成。在造景方面,除了突出牡丹花外,还采取了土石结合的假山园形式,根据我国传统花卉所描绘的以牡丹与山石组成的错落有致的画面来设置布局,即采用牡丹、湖石及花木,运用自然错落的配置手法,使其组合得体。
园艺家在牡丹园的平面布置上,采用曲折的小道将牡丹园划分为18个小区,以这些小区的牡丹来环拱制高点上的牡丹亭。
在牡丹亭下的东南中心小区,园林工人还结合地形,开辟、设置了自然平台一处,上植老梅一株,下铺黑白鹅卵石树形图案。这一梅树倒影图案,采用宋代诗人林逋(林和靖)咏梅诗中“疏影横斜”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浴鹄湾

出花港公园西行,过杨公堤,即可见杨公堤景区四块新挖的水面之一——浴鹄湾。浴鹄湾湖面聚散开合,岸线曲折有致,经浚源桥及花港公园内水港与小南湖贯通。此湾古时即有,为赤山水曲。旧时,湾内春水晴云,风光殊佳,经常可以听到渔樵唱答,一派悠闲景象。古人有诗赞日:“浴鹄湾头春水,呼猿洞口晴云。渔歌款款互答,樵唱悠悠独闻。”黄公望、张雨等文人画家均在此留下了踪迹。历经岁月沧桑,浴鹄湾后来成为了陆地。2003年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后,恢复了这一水面,并重建了等故迹,充实了湖西的文化内涵。
据文献记载,元代著名文学家张雨曾构水轩于浴鹄湾,名日“黄篾”。张雨(1283-1350),又名天雨,字伯雨,杭州钱塘人,号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乌龟潭

乌龟潭景区在浴鹄湾北面,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空军杭州疗养院,南到八盘岭路。乌龟潭通过修复的景行桥与西里湖相通,展示了西湖地区历史上典型的自然地貌和湿地生态景观,水岸采用纯自然式岸线,使周围山体自然浸入水中,水边多植水生湿生植物,以及中上层木本开花树木和浆果植物、蜜源植物,以吸引鸟蝶,形成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自然湿地生物群落。水中设景观小岛,并以木曲桥与水岸相连,于水岸边筑草亭、茅庐等能与湿地景观融为一体的建筑小品,四季皆能成景。乌龟潭有水港与浴鹄湾沟通,旁边还设有于谦祠码头,并设山门牌坊。景区主要有于谦祠(墓)和永福桥两处景点。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上香古道

在茅家埠景区卧龙桥以南,有一条木栈道蜿蜒曲折穿过茅家埠水面,这就是著名的上香古道,现已成为游人寻幽访古和体验传统民俗的文化走廊。据记载,清代前期以前,茅家埠一带皆为西湖水面,各地香客常常乘西湖游船在茅家埠登岸,再沿着上香古道步行去天竺三寺进香,形成了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香市文化,世称“天竺香市”,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目前,古道上的通利古桥还保存完整。此桥建于清中叶以前,桥长约14.5米,宽3.5米,高3.2米,为单孔石拱桥,采用并列纵节砌筑法建成。古道上另外还有一座形制优美的古桥,桥名“玉涧”,又名“玉建”,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记载。此桥系双孔石拱桥,全长32米,桥面长11米,桥高5.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2-7-23 16:38:43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