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宝石山造像

  宝石山造像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原有摩崖造像20龛28尊,摩崖题刻6处,延绵50余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遭破坏,现存造像都已残缺不全,只见龛廓,仅存2尊较为完整。一尊像高0.6米,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另一尊为僧人立像作担物状,高0.5米。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3-1 16:06:27

半山公园

  半山(本名皋亭山),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半山镇,新石器时期已是杭州先民生息繁衍之地。半山公园地处半山南麓,始建于1985年,原占地面积11.5公顷,2007年经改造后扩至41公顷。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人文历史的精心演绎,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由“四区十二景点”组成,集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是杭州城区一座开放式的山地公园。
  2010年9月29日,半山、龙山、虎山三大公园连通,组成一个大的半山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约172公顷,总长23公里的游步道全线贯通。2011年1月21日,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半山公园正式挂牌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杭州主城区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4 11:48:47

元福巷

  元福巷,南起保佑桥东弄,与柳翠井巷相对;北至清泰街,与缸儿巷相对;中间隔了条西湖大道。从西湖大道到清泰街这一段,清朝时期,以灯市闻名。当时的杭州诗人厉鹗曾赋诗一首:《元夕集吴瓯亭斋中赋武林踏灯词》--“诗人家住荐桥街,处处看灯此处佳。翻破存斋新乐府,底须碧玉拾遗钗。双柳垂髫竹马迎,映纱龙烛最亲迎。儿童也识熙朝盛,一色春旗写太平。”那时巷内还有座龙吟庵。曾经在一居民家中发现了龙吟庵的一块界石。 元福巷与中山中路交叉口,即为古羊坝头。古时杭州濒海,屡受江海之患,现在的江干一带就是水退沙淤后逐渐形成的陆地。据说羊坝头就是那时筑坝御潮之处,“羊坝”正确的叫法很有可能是“洋坝”。沧海桑田,到了南宋,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宝极观巷

  宝极观巷在清远桥西,百井坊巷南,因巷内有宝极观而命巷。后经改造,今为凤起路一段。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永丰巷

  杭州自隋开皇九年(589)建州至今已1400多年,城内最大的群众娱乐场所应是南宋时的北瓦。《咸淳临安志》载:“北瓦在众安桥南,亦名下瓦。有羊棚楼。”明嘉靖《仁和县志》:“自纯礼坊(旧名后洋街),从东西面直抵东桥,其街南为井字楼巷。所谓井字楼者,即宋时北瓦之羊棚楼,为宋酒楼之一,叠构如井,故名井字楼。”井字楼能以楼状名巷,足见盛况辉宏。井字楼巷名至清仍袭称之,1966年改名永丰巷,1981年复称为井字楼,1993年庆春路拓宽改造时再改名为永丰巷,地处原下城区政府驻地间壁。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2-11 23:15:21

<< <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