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桥北有通江桥。通江桥,南宋时属裕民坊,明称保安桥,曾名庆元桥,清称通江桥。桥西为通江桥弄,桥东为镇东楼。据《西湖游览志》卷十三载:“(桥东)宋有都茶场、杂买务、榷货务、雄武营” ,北有太医局。《说杭州》载:“其地旧有紫极宫,传系宋保安门故址。”桥东宋时有三皇庙,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御史朱纨以庙及圣安仓改建清军察院,嘉靖二十六年(1547),海寇扰浙,设都御中提督军务。以此为行台,后为总兵胡宗宪改建成总兵府。
东起中山中路,西至武林路。宋称保和坊砖街巷,又名泥孩儿巷,巷内多泥孩儿铺,七夕卖“摩目侯罗”,披以彩服,饰以金珠,斗巧争奇。解放前后,此种“摩目侯罗”市井还有兜卖。元称孩儿巷,清袭称。宋陆游寓居孩儿巷和山子巷间,明万历间兵部侍郎宋应昌曾居孩儿巷。巷西原建有经略华夷坊,俚称西牌楼。孩儿巷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还在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写下了名闻遐尔的不朽诗篇:“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南起开元路西端,北至南山路北端,长288米。《西湖新志》“南宋时自涌金门至钱塘门,沿城五里,洲堤遍插垂柳。”故名柳洲。涌金门北有宋开宝年间建之柳洲寺。清时,路在旗营西南隅,近柳洲。民国初拆营筑路,遂名从“柳洲”、“旗营”中各放一字,定名柳营路,沿途有元华公寓、柳营新村等。柳营路南山路口有市级文物保护点三三医院旧址。三三医院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的我国近代名中医裘先生于1923年创办于杭州十五奎巷,后迁于此。
在开元路与浣纱河相交处有一条仅300米长的奎垣巷。奎垣巷北至开元路中段,宋时称石榴园巷,因巷内有石榴园而得名。巷内兴安里38号,有一古庭园,名丁家花园,为宋时石榴园遗址。此园于清乾隆时巡抚王亶望占为别墅,后王家败没,改为宁绍、嘉松两分司署。园之一半为山东盐运司丁阶寓所得,改名为丁家花园,后又归旗人固鲁坚,曾更名为固园。园内古木参天,奇石拔地。现花园比原来缩小,有奇石嶙峋的假山,有池塘约半亩,有古珊瑚朴一株,树干可两人合抱,已有四百多年树龄。民国时,园内增建现存的西式别墅,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陈其采(陈英士胞弟)在杭任职,一直居此。丁家花园现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