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城隍牌楼巷

  东起中山南路,西接四牌楼通元宝心,达宝月山;折北通十五奎巷,长330米,宽5米。南宋时称吴山庙巷。南宋中央机关司农寺、太府寺、将作监、军器监、审计司、侍卫马军司等署设于此。因巷正对宝月山城隍庙(今城隍阁),明改称城隍庙街,清改为城隍牌楼,民国时称城隍牌楼巷,建国后沿用,1966年改名为团结巷,1981年复名为城隍牌楼巷,称呼城隍牌楼。《西湖游览地》卷十三:“保民坊,即城隍庙街,西通金地山。宋有司农寺,太府寺,将作监、军器监,诸司、诸军审计司。”清时康熙、乾隆南巡来杭,多次登吴山,此为上山辇道。《仁庙五巡江南日录》:“康熙四十四年(1705)乙酉(农历)四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祠堂巷

  祠堂巷南北贯穿高银巷,原为南新街,为南宋后新辟的街巷,明民族英雄于谦宅在此,后其宅改为忠祠,巷名改称祠堂巷。于谦幼年居此,就读于吴山三茅观,每日清晨从大井巷环翠楼登山,风雨无阻。从小就聪明过人,七岁时,僧兰古春见而奇之,曰:“此救时宰相也!”自23岁入仕途,至60岁被害,官至极品,一生清正廉明。被害时抄家,除朝廷赐给的以外无他物。连诬陷他的权奸都目瞪口呆了,皇帝也后悔杀错了忠臣。遣人送他的遗体返乡安葬在西湖三台山麓,平反昭雪后,建旌功祠于墓旁。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草芝巷

  东出泗水坊桥,北为虎头牌,西及延龄门直街(坍墙口),民国时称慈幼路,现名人民路。此地相传为南宋韩(世忠)蕲王故第,其址元代时为蒙古协领署,清咸丰年间毁。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宝善桥

  位于体育场路东段,跨东河。为乾隆二年(1737)茅静远等创建,同治八年(1869)又经濮贻孙重修。茅静远工书画,晚年皈佛,法名宝善,因以名桥。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熙春弄

  东起中河中路(原扇子巷南段),西至中山中路南段,南连今高银街东段,长169米,宽1.5-2米。南宋时,市河(即今光复路)上有熙春桥,桥堍有名酒楼“熙春楼”和南瓦(游乐场所),为御街热闹地段,弄名起于清,沿用至今。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