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起大马弄,西至丁衙巷,长100米,宽4米,宋称井亭,民国时改称瑞石亭。以亭而得名。《淳祜临安志》卷八曰:“旧经云:在钱塘县旧治之南七里,瑞石亭出焉。今为粮料院后山。瑞石亭在瑞石泉南,旧称井亭。”1966年称旭日巷,1981年复称瑞石亭。
南起太庙巷,北至城隍牌楼巷,长230米,宽4米,元称大马弄。南宋时马车司设此,故名。又有司农寺、将作监等衙署亦在左右。清时抚标中军署亦在其地。1966年称韶山巷,1981年复称大马弄。弄有上山小道通紫阳山泼水观音处。
盐桥东、皮市巷西的乌龙巷,宋时称蒲桥巷,有蒲桥瓦子,亦名东瓦,亦为南宋杭州娱乐场之一。旧时巷口墙上有“蒲桥遗址”四字。此地属茆山河故道。
铜元路向东穿过西大街(今武林路)为凤起桥。宋时称新庄桥,建有景灵宫,奉宋王朝祖宗衣冠牌位,南宋皇帝四孟(每季的第一个月)均要来祭献。景灵宫建于绍兴十三年(1143)二月,原为刘光世第宅。绍兴二十一年(1151),议广殿宇,韩世忠死,其子又以赐地上献,景灵宫逐渐扩址至钱塘门外昭庆寺之左,兴建亭阁园池。宋亡后,元废宫改为教场,明因之,为浙江都指挥司教场,俗称小教场。清时改新庄桥为教场桥,自民国20年(1931)始称凤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