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杭州百科

水星阁

  在体育场路北、中河北路东有水星阁,此地曾名三泼营。据咸淳《临安志》:“广寿慧云禅寺,在艮山门里白洋池,张循王(俊)之孙 舍宅为寺,绍熙元年(1190)赐今额。”寺内有水星阁,以禳杭城火灾。阁呈六角形,凡三层,中供毗庐佛。又有僻火图碑。广寿慧云寺,俗呼张家寺,寺中有园,有留云亭、白莲池诸胜迹,占地约10亩,园中有宋梅数十株成尤奇。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水陆寺巷

  东起东清巷东段,西至新华路南段。,宋名水陆寺巷、三营巷,明称全三营巷,清复称水陆寺巷。《嘉靖仁和志》:“水陆庵,在菜市桥西北,宋建隆二年(961)因茶槽界建寺,赐今额。嘉熙三年(1239),潮水冲圮,迁至今处,因无垢院基为之,重建殿宇。”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比胜庙巷

  北出开元路,西连奎垣巷,明代时称瓜荠巷。因巷里生产章木斋之荠瓮得名。清代时更名为比胜庙巷,以巷有比胜庙而得名。庙祀比胜将军,其姓名事迹均无可考,庙何时毁不详。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太庙巷

  东起中山南路,西折北接大马弄,通宝莲山,长280米,宽8米。南宋时称保宁坊、保民坊,因此地建有南宋皇帝帝王宗庙,故民间又俗称太庙巷、庙巷,并沿袭至今,1966年改名为韶山巷,1981年复名太庙巷。1997年旧城改造时曾发现遗址,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其上开辟“太庙遗址公园“。据《西湖游览志》十三卷载,宋时巷内有大宗正司,其南有玉牒所、宗正寺等南宋官署。元时又有榷茶提举司。太庙巷西首有南宋宰相韩侂胄的南园(阅古堂)遗址。太庙巷口紫阳小学内有通玄观遗址,有南宋、元、明三朝道教摩崖石刻造像、题记等17处,部分已风化。此地原为紫阳书院旧址,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两浙盐运使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太平坊巷

  高银巷北为太平坊巷,东对金波桥弄,西至后市街。宋时为太平坊。南宋初于此建忠王府,后改为平准行用库(收破烂钱钞),元因之,明初改为倒钞库。英宗正统年间,改建成浙江镇守府署。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浙江巡抚甘仕价将镇守府改建为“吴山书院(虎林书院)”。清雍正八年(1730),又改书院为皇华馆,道光年间(1821-1850)为杭嘉湖道署,光绪二十四年(1898)毁于火。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11-1-31 15:11:04

<<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 >> 共164页 81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