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杭州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原料:猪五花肋条肉1500克、绍酒250毫升、姜块50克、酱油1
西湖醋鱼是杭州名菜中的看家菜。如今烹制西湖醋鱼最为有名的是孤山南麓的百年老店“楼外楼”。西湖醋鱼,又称“叔嫂传珍”,传说是古时嫂嫂给小叔烧过一碗加糖加醋的鱼而来的。选用体态适中的草鱼,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装盘后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
原料:草鱼1条(约重700克)、绍酒25毫升、酱油75毫升、姜未2.5克、白糖60克、湿淀粉50克、米醋50毫升、胡椒粉适量。
制法:
1、将草鱼饿养一到两天,促使排泄尽草料及泥土味,使鱼肉结实,烹制前宰杀洗尽。
2、将鱼身从尾部入刀,
“金桂飘香栗子来”,栗子炒子鸡是金秋季节的一只应时名菜。栗子又称板栗,是我国的特产,享有“干果之王”的称誉。香糯垢栗子和鲜嫩的子鸡同炒,色泽黄亮,滋味鲜美,实为难得之口福。
原料:嫩鸡肉250克、米醋2毫升、栗子肉100克、湿淀粉35克、葱段2克、白糖10克、绍酒10毫升、芝麻油15毫升、酱油25毫升、色拉油750毫升、精盐1克、味精1.5克。
制法:
1、将鸡肉皮朝下,交叉排斩几下,切成1.7厘米见方的块,盛入碗内,加精盐,用湿淀粉25克调稀搅匀上浆待用。
2、将绍酒、酱油、白糖、米醋、味精放在碗内,用湿淀粉
驰名杭州地区的生爆鳝片,吸取北方蒜爆之特点,“南料北烹”,鳝嫩蒜香,别有风味。近年来,杭城名厨师们采用先炸后溜的制作技法,使鳝肉外脆内嫩,清香四溢,酸甜可口,更具有杭州菜的特色。
原料:大鳝鱼2条(约重500克)、湿淀粉50克、大蒜头10克、面粉50克、绍酒15毫升、米醋15毫升、酱油25毫升、芝麻油10毫升、白糖25克、色拉油750毫升、精盐2克。
制法:
1、将鳝鱼摔死,在额下剪一小口,剖腹取出内脏,用剪刀尖从头至尾沿脊骨两侧厚处各划一长刀,再用刀剔去脊骨,斩去头、尾,将鱼肉洗净,平放在砧板上(背朝下),排几刀(刀深为鱼肉厚度的三分之一)
西湖的莼菜,又名马蹄草,水莲叶,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莼菜不仅味道清香,营养也很丰富。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其他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莼菜与鲫鱼一起调羹,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西湖莼菜汤又称鸡火莼菜汤,是杭州的传统名菜。烹调时,用西湖莼菜、火腿丝、鸡脯丝烹制而成。此汤,莼菜翠绿,火腿绯红,鸡脯雪白,色泽鲜艳,滑嫩清香,营养丰富。
原料:新鲜西湖莼菜150克、熟火腿25克、熟鸡脯肉50克、精盐2.5克、味精2.5克、高级清汤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