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章,字孺文。东汉扶风平陵(陕西咸阳)人。少博学,安帝时举贤良方正,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甚直。后任武原令,时逢荒年,他开仓济贫。顺帝时,任冀州刺史,执法无私。有故人为清河太守,章巡按其贪奸,其人设酒宴相待。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正其罪。州郡望风畏肃。后任并州刺史,因摧折豪强免官。
王堂,字敬伯,广汉郪(今四川中江)人。初举光禄茂才,迁谷城令。安帝时拜巴郡太守,击败西羌,吏民为立生祠。后迁右扶风,不受宦官请托,几为所陷。历官将作大匠、鲁相、汝南太守,所在称治。年八十六卒。
廉范,东汉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叔度。初受业京师,事博士薛汉。永平初,任陇西太守邓融的功曹官。不久,邓融被检举失职,下狱,病重。廉范到洛阳做狱卒,早晚服侍他,尽心勤劳,直到邓融去世。明帝时,薛汉以事诛,故旧远避,他独往收敛,由是显名。举茂才,迁为云中太守,历武威、武都二郡太守。建中初,又迁蜀郡太守,当时为了预防火灾,晚上禁火,廉范到任后准许百姓夜间用火,并要求储水以待救火,百姓称便,作歌“廉叔度,来何暮,不焚火,民安作,昔无襦,今五裤”。后因犯法免官,居家治田,赈恤亲友。与洛阳人庆鸿为刎颈之交,时人称为“前有管鲍,后有庆廉”。卒于家
张堪,字君游。东汉初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堪生于西汉末期,年16父母亡,让先父遗财数百万与兄子,求学长安,诸儒称之为“圣童”。东汉初期由中郎将来歙荐为郎中,后迁至谒者。不久随大司马吴汉征公孙述,途中拜为蜀郡太守。时汉军粮仅足7日,意欲退兵,为堪谏止,引公孙出战,攻占了成都。堪先入城,封存府库、尉抚吏民。两年后征拜骑都尉,领票骑将军杜茂营败匈奴于高柳(今山西阳高),改任渔阳太守。张堪在职8年,治郡有方,不仅领兵多次击退匈奴入侵,而且劝农开垦农田,深受百姓爱戴,作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后卒于任。
孔奋,字君鱼,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西安西北)人。少年时跟随刘歆学《春秋左氏传》。遭王莽之乱,与老母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乱。东汉建武五年(29),任河西大将军窦融官署议曹掾,宁姑臧长。任职四年,虽在富庶地区为官,财产却无所增,为时人所笑。侍奉母亲极孝。他自己生活极俭,却寻求珍膳侍奉老母。后任武都太守,告病去官后,死于家中。所到之处,以廉洁著称。
杜诗(?~38),字君公,东汉河内汲县人。更始政权时,被征辟为大司马府官员。建武元年(25),一年内三次升迁至侍御史。又拜成皋令,任官三年,政绩优异。迁升至沛郡都尉,再转任汝南都尉。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建武七年(31),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正平和,以诛除强暴建立威信,擅长计划谋略,节省和爱惜民役。
当时鼓风机具落后,冶铸事业发展缓慢,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召集冶铁工,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这一技术改进较之欧洲各国约早一千一百余年。此外,还修建池塘
郭伋(前39~47),字细侯,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少有志行,西汉哀帝、平帝时被征召到大司空府,三次升迁后任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大尹(太守),又升任并州牧。更始新立,关中豪强往拥城自守,莫肯先附,更始素闻郭伋名声,征任左冯翊使镇抚百姓。光武即位,任其为雍州牧,再转任尚书令。建武四年(28),出任中山太守。第二年,平定彭宠之后,任渔阳太守,百姓安居乐业,在职五年,户口增加一倍。建武九年(33),任颍川太守。建武十一年(35),任并州牧。当时卢芳等人割据朔方等地,匈奴也不断来犯,他严加防范,并分化卢芳部将随昱。后随昱胁迫卢芳投汉,卢芳被迫逃亡匈奴,北方得以安宁。后以年老多病为由,
襄楷(?~约186),字公矩。东汉平原隰阴(今属山东济南)人。好学博古,善天文阴阳之术。延熹九年(166)诣阙上疏,以天文、阴阳,灾异之数参诸人事,劝桓帝纳谏用贤,重人命,承天意,平冤狱,并推荐《太平经》。十余日复上书称:“前者宫崇所上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故国胤不兴。”遂被指责为“假借星宿,伪托神灵,造合私意,诬上罔事”。下狱治罪,以楷书为星文恒象之数,故不诛。灵帝中平中以博士征,不至,卒于家。事见《后汉书》本传。
郎顗,字雅光,北海安丘人。东汉经学家、占候家,推阴阳言灾异的重要人物之一。通晓京房易学,善风角星算,并精通群经。顺帝征之,占灾异,顗便引《周易》经传文陈述便宜七事,授郎中,后与同县孙礼结怨,为礼所杀。
杨厚(72~153),字仲桓,广汉新都(今属四川)人。少传父业,善图谶学、天文推步之术。永建二年(公元一二七年)顺帝遣使特徵至长安,拜议郎。累官侍中。每有灾异,厚辄上消救之法。然时当阉宦专政,言不得信。梁冀为大将军,欲与相见,厚不答,因称疾求退。归,教授门徒,多至三千余人。卒于桓帝永兴元年,年八十二岁,门人私谥曰文父。厚有文集二卷,(《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