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景公(?~前581),春秋时晋国国君。姬姓.名据,一名獳。晋成公子。公元前599~前581年在位。在位期间霸业中衰。前597年令荀林父率军与楚战于邲(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次年,杀中军佐先縠。前594年楚围宋九个月,晋不敢救。前592年齐侮晋使郤克。前589年在鞍与齐战,大败之。旋扩三军为六军,以韩厥等分统之。后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称新绛。
晋成公(?~前600),春秋时晋国国君。姬姓,名黑臀,襄公弟,文公子。前606~前600年在位。前606年被赵盾迎立。在位期间恢复晋公族大夫制度,以卿之嫡子为公族大夫。伐郑,郑附晋而背楚。三年,楚又伐郑,派兵救郑。前601年,伐秦,俘秦将赤。次年,和楚庄王争霸,会诸侯于扈,陈畏楚不与会,伐陈。楚伐郑,晋救郑,败楚军于柳棼。前600年,会宋、卫、郑、曹诸侯于扈,谋伐陈,死于扈。
韩厥,即韩献子。春秋晋六卿之一。由赵盾推荐,晋灵公以为司马,掌军法。晋景公三年,司寇屠岸贾欲诛赵朔,他劝止贾,贾不听,走告赵朔劝其逃亡,朔未逃被杀。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参与鞍之战大破齐军,俘得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次年晋作六军,赏鞍之战功,任新中军之将。十五年,景公从其言,迁都新田(称新绛,今山西侯马)。前583年,景公又从其请,立赵武为赵氏后嗣,恢复赵氏田邑。晋厉公六年(前575),鄢陵之战,他为下军之将。悼公元年(前573),升中军之将,位列正卿。次年伐郑,败其徒兵于洧上。
公孙杵臼,春秋时晋国人。赵朔门客,后朔被屠岸贾所杀,朔妻遗腹生一子。杵臼与朔友程婴谋存其孤,乃由杵臼负他人婴儿匿山中,程婴谬告于屠岸贾,随即屠岸贾派兵追杀,杵臼与他人婴儿均被杀。程婴抱赵氏真孤匿山中获全。
程婴,春秋时晋国人。赵朔门客。朔为屠岸贾所杀,朔妻遗腹生一儿。朔客公孙杵臼与婴定计,杵臼负他人儿匿于山中,婴出谬发于贾,贾命将攻而并杀之,婴抱真孤匿山中,遂得免于难。后真孤立为赵氏后,是为赵武。攻贾灭之,婴自杀。
屠岸贾,春秋时晋国大夫,初有宠于晋灵公,至晋景公时为司寇。以晋灵公被赵穿所杀为由,治罪赵氏,举兵捕获赵氏家族,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尽灭其族。赵朔妻有遗腹子匿养宫中,搜索不到后由赵朔家臣程婴携养成人。晋景公晚年,赵氏案昭雪,赵氏孤儿赵武被任为将,岸贾遂为赵武攻杀。
赵武(?~前541),春秋时晋卿。即赵文子,亦称赵孟。赵朔之子,赵盾之孙。初晋公讨灭赵氏,其随母庄姬(晋成公之女)畜养于公宫。景公十七年(前583)晋侯从韩厥之谏,乃立为赵氏之后嗣,而返其田,立为卿。历任新军、上军之将。平公十年(前548)继士匄执国政,减轻诸侯贡赋而着重礼仪,诸侯以是睦于晋。十二年(前546)与楚屈建主持弭兵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