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泽,战国时秦国大臣。燕国人。多智善辩。游说诸侯。后入秦,昭王召见,看他有才。拜为客卿。后继范雎为相国,献计秦昭皇攻灭西周,几个月后,因被人攻击,害怕被杀,辞掉相位,封刚成君。居留秦国十多年,秦始皇时,曾出使燕国。
范雎(?~前255),战国时期秦昭王相。魏国人。字叔。范雎善辩,曾欲求仕魏王,但因家贫无资,遂事魏中大夫须贾。他从须贾使齐,被诬以通齐卖魏。归国后,魏相魏齐使人笞之几死。后受郑安平之助,易名张禄,潜随秦使王稽入秦。但《说苑·善说》篇载:“张禄掌门,见孟尝君,……因为之书寄之秦王,往而大遇”,与一般说法不同。范雎至秦,上书秦昭王,得到召见。他抨击穰侯魏冉越韩、魏而攻齐刚、寿的做法,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认为韩、魏与秦接壤,在地理上有“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的重要战略地位,是秦向外兼并发展的首要目标。这些主
白起(?~前257),战国时秦国名将。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东)人。因与秦相魏冉相善,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受冉举荐,被任为左庶长。次年,白起为左更,破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斩首二十四万,故迁为国尉。再次年,升为大良造。二十八年,白起攻楚,拔鄢(今湖北宜城东南)等数城。次年,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因此设置南郡,楚被迫东徙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白起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三十四年,白起击破赵、魏联军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斩首十五万。四十七年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战后,白起主张乘胜进军,攻破赵国,但因秦相范雎妒其大功,终许韩、赵割地求和而罢兵
甘罗,生卒不详,战国末期下蔡(今属颍上县甘罗乡)人。甘罗是秦左丞相甘茂之孙,12岁时成为秦相吕不韦宾客。当时燕国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国要让张唐去燕国为相,准备联合攻打赵国河间,张唐曾攻打赵国,担心经过赵国时被害,不愿去燕国。于是吕不韦亲自去请张唐,但仍然没有成功。甘罗听后,就自告奋勇去说服张唐,用范雎杀白起的例子来恐吓张唐,让张唐同意起行。然后又请缨到赵国帮张唐通报,向赵王指秦国和燕国交换人质是要攻打赵国,不如赵国割出五城,让秦国送还太子丹,并和赵国联手攻燕,赵王同意,攻下燕国三十城,秦得燕十一城和赵五城。于是甘罗被封为上卿及得到祖父甘茂的田宅。
甘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又率兵平定蜀乱。六年,秦初置丞相,甘茂为左相。七年秋,受命为将攻韩之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以打开秦东向门户。行前分析楚、韩盟而不固,楚无意救韩。又亲至魏、赵游说,使其不出兵救韩。鉴于宜阳城坚难攻,恐攻城日久而遭人谗言,遂与秦王订下息壤(今陕西咸阳东郊)之盟。后攻宜阳5月未下,公孙奭、樗里疾果谮之于秦王,秦王终守信而发兵助之,甘茂又出私财犒劳将士,于次年终克宜阳,斩首6万。并渡过黄河,驻于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同年,因楚围韩雍氏(今河南禹
樗里疾(?~前300),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惠文王异母弟。名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而称樗里疾。为人滑稽多智,秦人称之为“智囊”。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为右更,率兵伐魏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逐城中人而据其地。周慎靓王四年(前317),为庶长,率军败韩、赵、魏联军于修鱼(今原阳西南),虏韩将申差、鲠,斩首8万余,韩太子仓入秦为质。周赧王二年(前313),攻取魏地焦(今三门峡市西)、曲沃;又败韩于岸门(今许昌西北),斩首万人。同年任将攻赵,虏赵将赵庄(一名豹),拔蔺(今山西离石西)。三年,助秦将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楚汉中地,因功受封为严君。同年,又助魏攻
商鞅(约前390~前338) ,战国中期政治家、思想家。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少好刑名之学”,曾在魏国做过小官,熟悉李悝、吴起等人的变法理论和实践。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携带李悝《法经》入秦,深得孝公信任,主持秦国变法,对旧的奴隶制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确立了新的封建制,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跃居六国之上。他因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号商君,故人称商鞅。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王立,秦国的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被秦惠王派兵杀害,并“车裂”以殉,灭其家。
秦长安君成蟜,秦始皇之弟。嬴政即位八年后,成蟜造反,被杀,当时嬴政尚未亲政,但是他下令所有跟随成蟜造反的军吏全部杀掉,死者数万人。因为成蟜在屯留造反,所以屯留的全部百姓都被发配到临洮,这一次就发配了数十万人。秦国的暴政,此时就可见一斑了。
魏冉,战国时秦国大臣。即穰侯,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舅,宣太后异父弟。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昭襄王立,他受任为将军,警卫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因食邑在穰(今河南邓县),号曰穰侯。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威震诸侯。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夺取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北),为己加封。由于专权跋扈,人心不附,前266年,被秦王罢免,由范雎代相,后死于陶邑。
芈八子(?~前265),即秦宣太后,楚公族出身。昭襄王即位时,年方十九,诸弟争立。她倚靠异父弟魏冉支持,摄理朝政,平定季君(即公子壮)之乱,封同父弟芈戎为华阳君,昭襄王同母弟二人为高陵君、泾阳君,党亲连体,互为羽翼。直到范睢任相,魏冉被放逐,她才失势,临朝达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