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帝刘奭(前75~前33),西汉皇帝,汉宣帝之子。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生于民间,8岁被立为太子。多才艺,善史书,喜爱鼓琴瑟,吹洞箫。刘奭少而好儒,主张任用儒生。他认为汉宣帝所用多文法吏 ,以刑名绳下 ,持刑太深 。黄龙元年(前49),汉宣帝卒,刘奭即位,次年改元初元。元帝温文尔雅,出入恭俭。他先后以贡禹、薛广德、韦玄成、匡衡等儒生为相。这些儒生不达事宜,喜欢颂古非今,且优柔寡断,不知所守。而宦官弘恭、石显则专擅朝政。在元帝统治期间,为了怀柔关东豪强,放弃了汉初以来迁徙关东豪强充实关中陵寝地区的制度,中央集权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豪强大地主兼并土地之风日益盛行,统治阶级日趋腐朽
刘贺,汉武帝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嗣封昌邑王,昭帝死后,因昭帝无子,霍光等大臣于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六月立刘贺为帝。刘贺是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他带着200多人进京即位后,天天跟这班人饮酒作乐,淫戏无度,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霍光见他不堪重任,和大臣们商量后,奏请皇太后下诏,于同月废黜了他,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号,改封他为山阳郡,给他食邑2千户,宣帝时封为海昏候。后事不详。
汉宣帝刘询(前90~前49),西汉皇帝,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史皇孙刘进子。本名病己,字次卿。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庙号中宗。刘询出生仅数月,恰戾太子巫蛊事件发生,被关押在郡邸狱中。廷尉监邴吉可怜他,私给衣食,予以保护。遇大赦,被送到祖母史良娣家,恢复皇族身份,掖庭令张贺以私钱供给刘询学习,又为他娶暴室啬夫许广汉女为妻。刘询喜游侠,再加上他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对百姓的生活疾苦和吏治的得失有所了解。元平元年(前74),昭帝死,无子嗣位。迎立刘贺,不久废。大将军霍光奏请迎立年仅18岁的刘询,皇太后同意。即位之初,谦让委政于霍光。匈奴数侵汉边,又西伐乌孙,本始二年(前72),乌孙请求汉出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西汉皇帝。汉武帝少子,母赵婕妤,又称钩弋夫人。戾太子刘据自杀,太子之位一直空缺。武帝想立刘弗陵为太子,为免吕氏之乱重演,便于公元前88年将钩弋夫人赐死。第二年,汉武帝临死之前下诏立刘弗陵为太子。
公元前87年二月,刘弗陵即位,初由霍光、桑弘羊等共辅国政,继续实行武帝时期政策,曾多次击败匈奴、乌桓等,加强了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因武帝时期官营盐酒铁及对匈奴长期作战的政策遭到“贤良、文学”的批评,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不久与匈奴和亲。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桑弦羊、上官桀
刘据(前128~前91),汉武帝和卫皇后之子,元狩元年获立为皇太子,当时七岁。刘据性格“仁恕温谨”,但武帝“嫌其材能少”,认为他跟自己不相似。刘据经常劝谏武帝减少跟外族的战事,武帝却说这样做是为了太子将来可以安享太平。
刘据宽厚虽然得民心,但是也令到一些主张严刑峻法的官员不满。卫青死后,朝臣对太子的攻击更多。江充与太子及卫皇后不和,恐怕将来太子继位后会诛杀他,江充当时负责处理有关巫蛊的案件,他说宫中有蛊气,武帝派其他官员协助他追查。江充来到太子宫掘蛊,掘出桐木做的人偶。当时武帝去了别处避暑,刘据召问少傅石德,石德惧怕自己受诛连,建议刘
燕刺王刘旦(?~前80),汉武帝三子,元狩六年(前117),汉武帝封王子刘旦为燕王,都蓟。刘旦为人精通谋略,又博学多闻,广招天下贤士。武帝觉察其有篡位的野心,将刘旦下狱。汉武帝死后,刘弗陵继承皇位,是为昭帝,由霍光辅政。赦刘旦。燕王刘旦对此不服,便联络其他皇族成员如中山哀王之子刘长、刘孝王刘泽等,阴谋叛乱。后事情败露,但被昭帝赦免。元凤元年(公元前80),燕王刘旦又勾结鄂邑盖长公主、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阴谋废掉昭帝,自立为帝,再次以失败告终。刘旦畏罪自杀,谥为燕刺王。
刘安(约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长子。刘长谋反事发,于徙蜀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八年(前172),封刘安为阜陵侯,后进封淮南王。刘安为人素有政治野心,好行小惠以笼络民心。吴楚七国谋反时,刘安准备举兵响应,但因国相反对,未遂。武帝即位后,又勾结太尉田蚡,整治攻战武器,以金钱赂遗郡国,觊觎帝位。王后荼和太子迁也专擅国政,夺民田宅,滥捕无辜,无视汉法。元朔五年(前124),刘安因阻拦郎中雷被从军击匈奴,被削夺二县。元狩元年(前122),有人告发刘安谋反。武帝交丞相公孙弘和廷尉审理。刘安恐阴谋败露,决定抢先发难。结果,为谋士伍被告发。刘安自杀,王后、太子被处死,宾客及与阴谋有
汉前少帝刘恭(?~前184),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前188年,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收养他人婴儿刘恭(亦有说是汉惠帝与宫中女官生下的孩子),立为太子,并杀死其生母。前188年,汉惠帝死,刘恭登基,即前少帝。前187年为汉少帝元年。吕雉成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并分封吕姓诸王,极力扩展吕氏势力。前184年,刘恭发现身世真相,并扬言报复,吕雉得知后,囚禁他于永巷(即宫廷监狱),对外声称皇帝重病,拒绝接见任何人。吕雉又对朝臣说皇上重病,无法治理国家,应有人接替,得到朝臣肯定。于是,刘恭被废黜,并被处死。
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前184年8月~前180年9月在位,汉朝第四任皇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是汉惠帝的儿子。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封为襄成侯。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刘山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为常山王,并改名刘义。公元前184年五月十一日,吕雉命常山王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即位一般改称明年为元年,但因太皇太后吕雉临朝听政,故未改称元年。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铲除吕氏家族力量。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及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等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应当废黜。注待朝臣选定汉高祖与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
吕后(前291~前180),名雉,刘邦之妻,单父(山东单县)人。早年其父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