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能作文诵诗赋,及长,博览群书。父彪为续作《史记》,曾撰《后传》,固以为彪所续前史未详,欲竟其业,被人诬告改国史,下狱。弟超上书申辩。明帝召他到京师校书部,为兰台令史。与陈宗、伊敏、孟异等共同写《世祖本纪》,升迁为郎,典校秘书,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世祖本纪》与此二十八篇,是《东观汉纪》的一部分)。又奉诏继续撰写《汉书》。从此,以“著述为业”,经二十余载,于建初七年(82)完成《汉书》。建初四年(79)参加了在白虎观诸儒讨论《五经》异同的会议,并任记录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