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伦(?~301)西晋宗室,字子彝,司马懿第九子,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即帝位,封伦琅邪郡王,咸宁中改封赵王,迁平北将军,督邺城守事。元康初,迁征西将军,镇关中。因刑赏失中,氏羌反叛,征还京师,旋拜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诌事中宫,大为贾后所亲。领右军将军,掌握禁军和朝政。永康元年(300),贾后矫诏杀废除太子,他与孙秀命军校尉齐王冏入宫,杀贾氏及其党羽。旋矫诏自为使持节、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以孙秀为中书令。8月击杀准南王司马允。公元301年,逼惠帝禅位,自立,改元建始。旋齐王司马冏、河间王颙、成都王司马颖等起兵。部将王舆杀孙秀,迎惠帝复位,伦以篡僭大逆罪赐死。
司马玮(271~291),西晋宗室。字彦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晋武帝第五子。初封始平王,历屯骑校尉。太康末,徙封楚地,都督荆州诸军事、平南将军,转镇南将军。武帝死,领北军中侯,加侍中,行太子少傅。玮少年果敢有锐气,多立威刑,朝廷忌之。汝南王亮、太保卫瓘辅政,以其恨戾自专,不可大任,建议使与诸王离京就国,玮以之怀恨。元康元年(291),与贾后合谋,矫诏诛杀亮、瓘。后欲除贾后不成,为贾后用张华计所杀。永宁元年(301),晋惠帝追赠玮为骠骑将军。
司马亮(?~291),西晋宗室大臣。字子翼。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懿四子。曹魏时为散骑侍郎、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讨诸葛诞失利,免官。旋拜左将军,加散骑常侍,出监豫州诸军事。武帝即位,封扶风王,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咸宁初,进号卫将军,加侍中。三年,徙封汝南王,出为镇南大将军,旋征为抚军大将军、领后军将军,迁太尉、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武帝临死,以亮为大司马、大都督,出镇许昌,诏亮与杨骏同辅朝政。杨骏矫诏,独掌朝政,惧杨骏加害,星夜赴许昌。及骏被诛,以亮为太宰、录尚书事,与太保卫瓘共掌朝政。亮与楚王玮争权,贾后授意楚王,诬亮、瓘有废立谋,假传诏书发兵杀亮。
周光,周访子。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人。初依附王敦,为宁远将军、寻阳太守。王敦举兵叛乱,领兵助敦。王敦死,抓叛将钱凤到京请罪,获赦免。成帝中,苏峻叛乱,领兵征讨,以功赐爵。死于任上。
周虓,字孟威,周琼子。初仕为州祭酒,后位至西夷校尉,领梓潼太守。孝武帝宁康初,母妻被符坚俘获,不得已投降前奏。苻坚欲以为官,固辞,始终以晋臣自居,后被流放到太原,病死。
周琼,东晋将领。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人,周楚子。劲烈有将略,历典数郡,后代杨亮为梁州刺史、建武将军,领西戎校尉。氐人窦冲反,欲入汉中,安定人皇甫钊等密谋纳冲,琼将其收斩,平定叛乱。死于任上。
周楚(?~370),东晋将领。字元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人,周访孙。从父入蜀,拜鹰扬将军、犍为太守。父死后,监梁,益二州,袭爵建城公。因世居川地,深得物情,数平叛乱。太和中死,谥定。
周抚(?~365),东晋将领。字道和,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人。周访子。强毅有父风,而将才不及。袭父爵,为鹰扬将军。王敦命为从事中郎,为敦爪牙。敦败,亡走入蛮中。后有诏赦罪,出为宁远将军、江夏相。从温峤讨平苏峻之叛,以功迁监沔北军事,镇襄阳。永和初,桓温征蜀,抚督梁州之汉中、巴西、梓潼、阴平四郡军事,击破蜀地方势力隗文、邓定等部,以功迁平西将军,封建城县公。升平中,进镇西将军,在州三十余年卒。谥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