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徽(211~234),字媛容,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嫁司马师。父夏侯尚,魏征南大将军;母曹氏,魏宗室女。魏明帝青龙二年,被司马师毒死。晋武帝代魏,泰始二年(266)加谥为景怀皇后。
张春华,晋宣穆皇后。平皋(今河南省温县东)人。太傅司马懿妻。懿为朝廷重臣,尝托病辞魏帝之命。一次晒书遇暴雨,懿自收之,为婢女所见。春华恐事泄,遂杀婢女以灭口。泰始元年(265),懿孙司马炎夺帝位,称晋武帝,追尊她为宣穆皇后。
司马德文(386~421),即东晋恭帝。字德文,孝武帝子,安帝弟。初封琅邪王,元兴初,桓玄专权,进位太宰。后玄篡位,以其为石阳县公,居寻阳。玄败,至江陵。后复为琅邪王,领徐州刺史。义熙十四年(418),安帝被缢死。刘裕称遗诏,立其为帝。次年改元元熙。刘裕晋爵宋王。元熙二年(420),刘裕迫使其禅位,建立宋,废其为零陵王,居秣陵,东晋亡。永初二年(421),为刘裕部下所杀,葬冲平陵(今江苏南京),谥恭皇帝。
司马德宗(382~418),即东晋安帝。字德宗,孝武帝长子。太元十二年(387)立为皇太子。二十一年(396),孝武帝卒,即皇帝位。次年改元隆安。其性愚鲁,口不能言,寒暑饥饱亦不辨,委政于太傅、会稽王司马道子。在位期间,朝政腐败,内战不断。政府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有会稽、临海、吴兴、吴等八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元兴元年(402),桓玄攻入建康。次年,玄自立为帝,建国号楚,废其为平固王,迁至寻阳。义熙元年(405),还建康。十四年(418),被刘裕密使王韶之缢死,葬休平陵
司马曜(362~396),即东晋孝武帝。字昌明,简文帝第三子。兴宁三年(365)封会稽王。咸安二年(372)立为皇太子。同年简文帝卒,即皇帝位。年仅11岁,皇太后褚氏临朝称制。次年改元宁康。太元元年(376),皇太后下诏归政。时前秦苻坚已统一北方,占领梁州、益州,攻陷东晋重镇襄阳、彭城,称雄于时。八年(383),苻坚率军大举南侵,企图灭晋。曜以谢安为征讨大都督,在淝水大破前秦军,转危为安。淝水之战后,重用弟会稽王司马道子,排斥谢安,又沉溺于酒色,常作长夜饮,国力渐弱。晚年宠信张贵人,因酒后戏言,被张贵人命宫女用被子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