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Search : 人物 典故 事件 文学

王连

  王连,字文仪。南阳(今属河南)人。初依刘璋,为梓潼令。刘备攻取成都,以为什邡令、广都令,有政绩。又迁司盐校尉。精选良才以为属官,收入甚多。后任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卒于任。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霍弋

  霍弋,字绍先,霍峻子。初为太子舍人,除谒者。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记室。后为黄门侍郎、中庶子,多次规谏太子刘璿。转护军将军,领永昌太守,平定郡内夷獠叛乱。又领建宁太守,统南郡事。后率众附魏,倍受宠信。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霍峻

  霍峻(175~217),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东北)人。原为刘表部署,表卒,峻率众归刘备。任中郎将。刘备攻刘璋时,留峻镇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后来刘璋部下万余人攻围峻,历时一年,不能攻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刘备定益州后,嘉奖霍峻,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峻在官三年,四十而卒。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杨仪

  杨仪(?~235),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又附关羽任功曹,后为刘备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尚书。随诸葛亮至汉中,迁长史,加绥军将军,才干为亮所重。亮卒,领军还,诛杀魏延,拜为中军师。抑郁不得志,免官徙汉嘉郡,旋自杀。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魏延

  魏延(?~234),三国时蜀将,字文长,义阳人。随刘备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拔延为汉中太守,镇远将军,一军尽惊。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延每随诸葛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亮卒,遣兵击杨仪,部下皆散,杨仪遣马岱追杀之,并夷三族。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刘琰

  刘琰(?~249),字威硕。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刘备领豫州,辟为从事。有风流,善谈论,深得亲待,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入蜀任固陵太守、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军政,生活侈靡,言语虚诞,遭丞相斥退后闲居成都。建兴十二年(234),疑妻胡氏与蜀后主有私情,令吏卒殴打,胡氏告发,被杀弃市。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李严

  李严(?~234),蜀汉臣。亦名李平,字正方,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原为刘璋部下,建安十八年(213),李严奉刘璋命拒刘备于绵竹,率众投降刘备,被任为裨将军。刘备领益州牧,任他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蜀章武二年(222)拜尚书令,刘备病重,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刘禅,李严任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蜀建兴九年(230)诸葛亮出兵祁山,李严督运粮草。正值夏秋之际,连日霖雨,运粮不济,李严派人假传刘禅旨意,要诸葛亮退兵。诸葛亮退兵后,李严却又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一方面为自己解脱,一方面给诸葛亮加罪。他又向刘禅表奏,掩己之过。诸葛亮奏明后主刘禅,并出示前后来往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廖立

  廖立,蜀汉文臣。字公渊,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人。曾任从事、长沙太守、长水校尉等职。诸葛亮曾将他与庞统并称为“楚之良才”。但他恃才傲慢,自称“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以职位不称意而怏快怨谤。他诽谤刘备,诋毁群臣,于是被废为庶民,徙居汶山。后闻诸葛亮卒,伤感垂泣,认为再无任用之机。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彭羕

  彭羕,字永年,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人。曾为刘璋部下小史,因受众人所谤,遭髡钳之刑(髡:剃去头发;钳:用铁圈束颈)。刘备入蜀,经庞统、法正推荐,被用为幕宾,建安十九年(214)刘备领益州牧,以他为治中从事。彭羕恣情骄傲,此时形色嚣然,诸葛亮恶之,屡密言刘备,刘备信亮言察羕行,待他渐薄,羕被外迁为江阳太守。羕怀不满,欲说马超叛刘,马超闻羕言大惊,密报备知,遂将彭羕下狱,不久被杀,时年三十七。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孟达

  孟达(?~228),三国时蜀汉将领。扶风(今属陕西)人。初从刘璋,后投刘备。刘备令其守江陵,继任宜都太守。曾领兵北攻房陵(今湖北房县),杀房陵太守蒯祺;后又进攻上庸(今竹山县东南)。关羽攻襄樊时,刘备令他派兵相援;他不听从调遣。后关羽兵败,刘备对他颇为不满。他与蜀将刘封不和。建安二十四年(219),率部降魏,为魏文帝所倚重,任为新城太守(治所在今湖北房县)。蜀建兴五年(227)十二月,又反魏。后被魏骠骑将军司马懿杀死。


阅读全文
added on : 2009-9-14

<<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 >> 共229页 2282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