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名寤生,因为他是难产所生,母亲姜氏很不喜欢他,就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他母亲姜氏几次三番请求武公立小儿子共叔段为太子,但是遭到武公的拒绝。武公去逝,寤生继立君位,他母亲姜氏仍不死心,就命令庄公叫把郑国一个叫制(在荥阳)的地方封给共叔段。制是郑国重要军事战略要地,岂能随便乱封?庄公没有答应!于是姜氏又改为请求将京城(在荥阳)封给共叔段。京城是郑国最大的一个城邑,又是北方军事战略要地,但是庄公迫于无奈,只好答应给了共叔段。
这件事引起执政祭仲和上卿公子吕等一班大夫的不满,要求铲除共叔段。庄公说:“我母亲要这样,我哪里能躲过这场祸害?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们姑且忍耐吧!”共叔段到京城之后,就在那里招兵买马,屯积粮食。上卿公子吕请求铲除,庄公说:“现在还不到时候,他会自取其祸的!”共叔段又扩大领地,竟占领京城附近的两个城邑,还不断向北廪延地方扩大。公子吕忍无可忍,说:“现在总可以下手了吧!”庄公说:“他虽然实力增强了,土地扩大了,但是他不是正义的,不得人心,还是要灭亡的!先不要管他!”
停一段时间,共叔段以为自己实力已够,准备举兵攻打郑国都城。这件事郑庄公知道了,对公子吕说“现在是时候了。”他故意告知母亲姜氏,说他这几日去洛阳朝见周王。姜氏以为这是一个大好时机,就在庄公离开国都的当天,秘密派心腹给二儿子共叔段送信,叫他立即发兵攻打国都。共叔段的军队刚出京城不远,就遭到庄公预先安排公子吕在这里的埋伏。公子吕率二百辆战车很快打败了共叔段。共叔段往京城跑,这时京城已被占领。共叔段逃到鄢地(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庄公又追到鄢地。共叔段最后逃到共城(今河南辉县)自杀。这就是《春秋左传》所说的“郑伯克段于鄢”。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典故表示作恶多端必将自取灭亡的意思。
【典源】《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