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相关人物

  春秋时期,楚国的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去进攻罗国。楚国大夫斗伯比为他送行。回来的路上他对驾车人说:“你瞧屈瑕走路把脚抬得高高的,有多神气。他太骄傲了,不把敌人放在心上,这次打仗他一定要失败!”回来之后,斗伯比马上去见楚武王。他对武王说:“请您派援军快去支援屈瑕吧!”武王说:“那怎么可以呢?我们已经没有军队可派了!”武王没有听取斗伯比的意见,回到宫中对他的夫人邓曼说:“你看斗伯比这人多怪,他明知我已无兵可派,却还让我派兵去支援屈瑕!”邓曼想了一会儿,对楚武王说:“我看斗伯比的意思并不在于派援军,而是说屈瑕自以为是,不听人言,贪恃以前的战功,以为这次攻打罗国必然获胜,因而轻敌。你应该教训、告诫屈瑕。”“哦,原来是这样!”楚武王明白了斗伯比的用意,赶快派人去追回屈瑕,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屈瑕将军队带到鄢水岸边,由于他毫无防备,又没有认真组织兵士渡河,结果在楚军过河的时候、遭到罗国军队的左右夹击,大败而逃。屈瑕一个人跑到山谷里上吊自杀了,其他的将领逃回楚国,向楚武王请罪。楚武王沉痛地说:“这是我的过错,我没有多听大家的意见,就派了屈瑕为将,才会有今天的失败!”
  后来人们就用“趾高气扬”这句话,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典源】《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趾高气扬 发布时间:2008/6/7

趾高气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