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东吴大帝迁都建业后,命太子孙登镇守武昌。有一次孙登乘马出行,忽有弹丸飞过。左右侍从立即进行搜查,恰巧看见一个人手执弹弓,身佩弹丸,都以为就是他射的。但这人却不承认,并且申辩。侍从们想打他,孙登却不准许。他命令找到飞过的弹丸,拿来与那人身佩的弹丸相比,并不一样,于是便把那人释放了。
人遭受冤枉,大多起因于案情是非难辨。断案的官吏不能细查慎处,便躁怒地滥施威刑,结果导致无辜蒙冤。
【典源】:《三国志·吴书·孙登传》:“吴太子孙登,尝乘马出,有弹圆过。左右求之,适见一人,操弹佩圆,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圆,比之非类,乃见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