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权臣桓温秉持朝政,独揽大权,心有异志,谋黜皇室,自立为帝。其下有一参军,名郗超,精明强干,尝谏桓温“定废立大计”,深得倚重。故府中上下皆称郗超“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桓温欲定大位,碍于东晋皇室之江南世族。一日,江南世族首领谢安、王坦之联袂拜谒,桓温不明来意,便命郗超卧于幕后,录其所言。讵料,宾主言谈方酣,风吹帷开,郗超无所遁形,尴尬万分,起身为礼。谢安见状大笑,曰:“郗生可称为入幕之宾矣。”
原指宾客能入室内之帷幕。后喻亲信或参与机密要事之人,或与妇女私通之男人,常用此语。
【典源】:《晋书·郗超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