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岭南百越臣服于楚。秦始皇二十四年,秦灭楚,降东越,而岭南百越未服。百越诸部好掳掠,战事不断。三十三年,秦始皇发兵50万,分两路南攻百越:一路由今湖南赣水南下,进攻岭南东部;一路由今湖南湘江西下攻其西部。由于地形复杂,上旷入稀,又遭越人顽强抵抗,秦军进展缓慢,“三年不解甲驰弩”(《淮南子·人间训》)。为保证西路秦军运输给养,秦始皇又派史禄率军开凿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使秦军得以由湘江经灵渠进入漓江,对西瓯人发起进攻,“杀西瓯君译吁宋”(《淮南子·人间训》)。西瓯人转入山林,推举勇敢有谋者为将,继续进行战斗,夜袭秦军,杀屠睢。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军增援,终于平定百越。秦军又渡海平定骆越(今越南北部和中部沿海地区),最后占领了全部岭南地区,并置桂林(郡治今广西桂平西南)、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市)、象郡(郡治日南,今越南中部顺化海口)三郡。又移民50万戍边、屯垦,与越人杂居。秦南攻百越,将岭南正式划入了秦朝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