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一词,臭名昭著,其在《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抗战时期,一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民族败类沉渣泛起,他们认为“日本经济发达,势力强大,中国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打是打不过的”,于是丧失民族气节,背叛祖国,卖国求荣,先后在东北、华北、南京、华中、内蒙等地建立起一个个汉奸伪政权,充当敌国侵略的工具。致使在抗日战场上,为日寇作战的伪军超过百万之众,人数之多,犹如过江之鲫。抗战期间,先后共出现过七个伪政权。
added on : 2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