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郊坛遗址相关

  吴越郊坛,又名拜郊坛、登云台,后梁龙德元年(921)吴越王钱鏐建置,为吴越国祭天郊坛。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额“天真院”,元代基本沿用原有建筑,至明代仅存一庵,并易名为“天真禅寺”。明成化年间,毒峰善禅师重建,更名“上天真寺”,清代复名“天真禅寺”,亦称“天真寺”。
  现存遗址经2008年初的考古发掘清理,大致分三层,占地约2850平方米,在两层平台上,散布多处历代遗迹,如灵化洞、“朱天庙洞”、甘露井、午梦床以及多处摩崖题刻。其中有五代吴越国王钱鏐为建郊坛而镌刻的摩崖题记,该题记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关于吴越郊坛的记载。据《资治通鉴》记载,钱鏐开始建立吴越国时,它的仪卫、名称多如天子之制,有宫殿、朝廷,置百官、有年号等等。郊坛规模形制虽较为简易,却暗藏着那个动荡年代一颗帝王的心。

吴越郊坛遗址 发布时间:2011-1-6 10:28:29

吴越郊坛遗址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