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居山北麓,北起清波街,南至省军区司令部后门,路长297米,路宽3.5米,沥青路面。南宋时称丰宁坊,元朝称铁冶岭,明、清时称铁冶岭街,民国时称铁鞋岭,建国后称铁冶路。南宋时侍卫步军司、皇城司修内营在铁冶岭。 元延祜时(1314-1320),诗人、文学家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诸暨人)在铁冶岭筑茅庐读书,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少年时杨维桢喜爱琴笛瑟箫,后其所作乐府,或以史事和传说为题材,或取材元末时事。其作诗风格奇诡,在当时影响甚大。杨维祯也是西湖竹枝词倡导者,他的词意真切、通俗,曾风靡一时。后,有数百人和作,流传至今。 在铁冶岭,还居有清初江南著名戏剧理论评论家、剧作家李渔(字笠翁,兰溪人)。李渔晚年在铁冶岭购地建屋,名“层园”(又名“芥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