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寺于唐贞观年间,由高僧悟明开山始建,宋代铁牛禅师重修。一千三百多年来永兴寺虽有兴衰,香火却绵延相传。
永兴寺原有二雪堂、三祖殿、安乐松轩以及圣泉井等古迹。据《永兴寺志略》记载,明万历举人李流芳在《题永兴兰若图册子》中写道:“自云栖翻白沙岭至西溪,夹路修篁,行云山间,凡十里至永兴,山水夷旷平畴,远村幽泉,老树点缀,各各成致。自永兴至岳庙,又十里梅花,绵亘村落,弥望如雪。”永兴寺清幽的环境吸引了诸多大德行者来寺缔结善缘。后晋僧人大章法师曾来寺释译《法华经》,明代断臂道者来此增建草庵……济颠和尚当年更是常来永兴寺,不仅为永兴寺留下了胜迹,还有故事留传民间,寺旁有一座跨涧石桥据说就是当年济公住在永兴寺时垒石而成的。那时候多有水患,此桥任凭山洪急流冲击而不毁,百姓称之济公桥,又名安乐桥。留下无尾螺更是远近闻名。据老年人回忆,无尾螺在三十多年前尚能见到,现在已找不到了。永兴寺还曾是赏梅品茗胜地。明万历初,曾任国子监祭酒的冯梦祯出资将寺重建时,亲手在禅堂前植下绿萼梅二株。春天,梅花开时绿雪交柯,满庭芬芳,被赞为西溪诸梅之最,备受文士赏爱,禅堂故名“二雪堂”。
永兴寺于1958年倾毁,旧址已建成西湖高级中学。现永兴寺与2006年12月恢复开发,现址位于留下安乐山下杨家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