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天福七年(942),吴越国王钱弘佐建资延寺,并镌慈云岭造像于寺后崖壁。
主龛高五点八米,宽十米,顶部呈弧拱状,有造像七尊: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二力士。本尊阿弥陀佛居中,左为观世音菩萨像,右为大势至菩萨像,三佛像均作全跏趺坐式坐于莲花座上,背光作宝珠形,中间浮雕缠枝宝相花,边缘饰火焰纹,龛内上部浮雕飞天和伽陵傧迦,龛楣刻有“七佛”,龛楣左端浮雕文殊菩萨骑狮,右端浮雕普贤菩萨骑象。
主龛左侧“佛牙赞”题记,题额为篆书“新建镇国资延遐岭石像之记”,其下有北宋绍圣元年(1094)惟性和尚凿平原文而改刻的“佛牙赞”,一块碑上记载了两段历史。
主龛北侧另有一地藏龛,龛高三点九米,宽二点三八米,顶部呈弧拱状,中间为地藏王像,两旁立着供养人,龛楣为“六道轮回”浮雕。
慈云岭造像是五代吴越石窟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在艺术上“袭唐启宋”,圆润细腻,极具江南特色。
一九六一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一年被重新批准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零零五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建半亭予以保护,并对周边环境加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