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相关

位于西湖外湖之中,全岛面积约5000平方米,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并称“湖中三岛”,在西湖中形成所谓“蓬莱三岛”的鼎足之势。明嘉靖年问(1522—1566),杭州知府孙孟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对宋时湖中三塔的北塔基加以拓展,广植花木,增设石栏,建振鹭亭,逐成规模。明万历四年(1576),按察佥事徐廷祼重建,有“太虚一点宛在水中央”之额。后司礼监孙隆改为重檐,名“清喜阁”。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外观两层,黄色琉璃屋面,金碧辉煌。游人远远从岸上望去,宛如海市蜃楼。因亭在外湖中央小岛上,故后人将此亭称作“湖心亭”。亭亦作岛名,岛也为亭名。清帝康熙和乾隆曾在此御题亭额及楹联。相传岛上寓意“风月无边”的“虫二”碑名也是乾隆御笔。
湖心亭四面环水,花柳相映,漂然一叶,荡于青山绿水之间。在此眺望西湖,绿水盈盈环抱,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就是所谓“湖心平眺”,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前人对月下的湖心亭和雪中的湖心亭更是情有独钟。当满月朗照湖心时,湖心亭仿佛成了在一片清光浮动之中的水晶宫,给人一种恍恍然的感觉,宛如羽化登仙般的境界。明人张岱则为我们留下了描写雪夜湖心亭的传世绝作《湖心亭看雪》,文中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俱绝。……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这应该是前人描写西湖雪景最有魅力的文字了。
近年来,岛上商业气息过重,建筑布局杂乱,多处建筑破损严重,建筑设施、植物配置、历史陈设等相对落后,很难体现悠久丰富的历史内涵。为此,在2005年的“两堤三岛”修缮工程中,对湖心亭进行了修整。经过对沿湖原有建筑布局和有碍观景植物的调整,恢复了“湖心平眺”景观。位于岛中的“太虚一点”(即清喜阁),显得更加富丽堂皇、端庄古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在此登楼远眺,则别是一番滋味。建筑内陈列了有关湖心亭的历史典故,取代了原来的商店。岛上还重立了暗寓风月无边的虫二碑,在旁边有文字小记说明此碑的由来及典故,为湖心亭增添了浓浓的历史人文意蕴。

湖心亭 发布时间:2012/7/23 16:38:43

湖心亭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