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馨香相关

沿“一门忠孝”门前的青石板路往东,东侧围墙上有与“一门忠孝”门大小、式样相同的石库门,但只有门框,门内用深灰色砖砌封门上也嵌砖雕门楣,上刻隶书“万古馨香”四字,字体古朴典雅,用笔遒劲大方,无落款,同为沈定庵书写。此门原通往翊忠流芳祠,“万古馨香”,寓意翊岳飞忠者万古流芳。
岳庙内原有翊忠祠和流芳祠。翊忠祠始建于明代弘治二年(1489),最初奉祀刘允升和施全。当年岳飞被冤入狱后,建州布衣(平民百姓)刘允升,不顾封建淫威,上书直谏,为岳飞鸣冤,后惨遭杀害。殿前司(禁卫军)使臣施全,在杭州望仙桥伺机刺杀秦桧,结果失败,当场被抓,也被秦桧杀害。万历三十二年(1604),翊忠祠又增祀冒死收葬岳飞遗体的大理寺狱卒隗顺。
流芳祠则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奉祀赵士█、韩世忠、何铸、周三畏、薛仁辅、李若朴、何彦猷、范澄之、程宏图、史浩十人,他们皆为南宋时对岳飞无辜被害表示义愤和奋而替岳飞鸣冤者。齐安郡王赵土█以全家百口的性命作担保,要求释放岳飞,因此受到弹劾,被革职逐出临安,移居建州。南剑州布衣范澄之上书宋高宗,为岳飞鸣冤,直言“胡虏未灭,不可自坏长城”,结果被流放,客死他乡。已罢官并“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以避秦桧迫害的抗金名将韩世忠,为了岳飞的冤屈,不顾个人安危前往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韩世忠还在岳飞被害后,于杭州灵隐飞来峰建亭纪念岳飞,并以岳飞的《登池州翠微亭》诗取名为翠微亭。负责岳飞狱案审讯的御史中丞何铸,到秦桧处力辩岳飞无辜,言“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随即遭罢官。参加岳飞狱案审讯的大理卿周三畏、大理少卿薛仁辅、大理寺臣李若朴与何彦猷,不畏强权,力排众议,认为岳飞言论构不成“指斥乘舆”罪,至多判两年徒刑,欲保全岳飞的生命,结果四人先后遭罢官。岳飞死后二十年,金毁约再次南侵,太学生程宏图上书抨击秦桧主和祸国,要求给岳飞平反。丞相史浩也力主给岳飞平反,建议追复岳飞的官职,录用其子孙,寻找岳飞遗体以礼改葬。
两祠屡有毁建,到民国重修后,两祠合为翊忠流芳祠。祠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祠内塑原翊忠祠和流芳祠内奉祀的十三人像,以志纪念。
20世纪50年代,因建造杭州饭店,翊忠流芳祠被拆,“万古馨香”门封闭。如今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紧贴岳庙东侧围墙,庙宇景观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造成岳庙整体格局上的失衡,横轴线上东轻西重。1998年清除部分所封砖土,将民国时重修的青石门框完全突现出来,门框中间仍用砖砌封,重刻、恢复“万古馨香”门楣,恢复东门遗址,连通与“一门忠孝”门之间的青石板通道,初显横轴线的端倪。同时对东侧原本杂乱的绿化配置进行了改造,换种一批松柏科的植物,增添庙宇气氛。

万古馨香 发布时间:2012/7/23 16:38:43

万古馨香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