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祠区由岳庙主体建筑忠烈祠和祠前庭院、“岳王庙”门楼等组成,沿南北向轴线对称排列。建筑高大,气势雄伟,为较典型的清代庙宇,具有鲜明的地穷特点。这里古树苍翠,朱柱红门,庄严肃穆。南端的“岳王庙”门楼,是游客参观游览的入口处。入门楼后为古木参天的庭院,巍峨屹立的百年樟树成为岳飞墓庙八百年历史沧桑的最好见证,树龄最大的一棵已有六百多年。青石板甬道尽头是宽大的月台,正中置高三米的铜制鼎式香炉,为近年恢复,单檐宝珠顶,双耳三足,造型圆浑而精致。月台之上为忠烈祠正殿,俗称大殿,奉祀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月台东、西两侧是忠烈祠的两庑,分别为烈文侯祠和辅文侯祠,奉祀岳飞的部将张宪、牛皋。在大殿后面,古朴的青条石围砌成两层“凹”形台基,两侧各有石阶可拾级而上。台基上原为忠烈祠的后寝建筑——寝殿,现已不存。自宋元以来直至清代末期,岳庙的纵轴线上都存这一进后寝建筑,专门供奉岳飞家人,俗称后大殿。清末民初重修岳庙时,因财力所限,未能重建寝殿,只留下几许遗迹。忠烈祠区西侧筑围墙,北端开拱券门,中部另有“一门忠孝”石库门,都通往启忠祠区。石库门以南的墙体上,有冯玉祥题写的“民族英雄”石刻。再南为精忠柏亭,亭两旁各有拱券门,通往岳飞墓园区。精忠柏亭东,为近年新辟的岳飞诗意画碑廊。东侧围墙中部,留有“万古馨香”门遗址,原通翊忠流芳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