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润庐位于西湖北山路54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业主为当时先后在北大、清华担任教授的著名戏剧理论家宋春舫和他的好友朱润生,两人各建一幢别墅,前为朱润生,后是宋春舫,“春润庐”便是从他俩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的。
别墅落成后,曾经吸引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在此长居短住,蔡元培、章太炎、杨杏佛、马寅初、徐志摩、熊十力、马一浮、丁西林、顾毓琇、沈定一等均在此留下过足迹。甚至有人戏称:春润庐是一座不挂牌的“北京大学招待所”。
1926年2月3日,蔡元培夫妇结束了在欧洲为期2年多的旅居生活后回到上海。但是他没有去北京,而是以养病为由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春润庐安了家,远距离观察北京政府。
听到蔡元培回国的消息,北大师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希望校长蔡元培能早日返校。然而隐居在杭州的蔡元培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后再次向政府部门提交了辞去北大校长的辞呈。
7月8日,怀着对蔡元培深厚感情的北大全体师生给蔡元培发出一封信,信中说:“先生辞职,关系本校存亡。同人今日召集大会,一致议决:即请教育当局切实挽留,并派代表赴沪,面陈一切。”看来,当时北大师生还以为蔡元培一直是住在上海的。7月下旬,北京大学派出两位代表南下,经打听,最后终于弄清了蔡元培在杭州的隐居地。7月22日,谭、钟两位教授步入春润庐,与蔡元培作连日长谈。最后,蔡元培终于答应在后面的暑假期间不提辞职的事,待病体痊愈后再去北大办理结束校长职务的事宜。
这年12月15日傍晚,军阀孙传芳杀进杭州,浙江的民治活动顿告破灭。由于孙传芳已对蔡元培发出了通缉令,蔡元培只得离开春润庐,经宁波转象山,乘舟去了福建。
后来,春润庐主人因都在外地工作,往来多有不便,就将房子转让给了上海五洲大药房经理项松茂、项绳武父子,时为1931年,其在杭代理人为“辛亥革命老人”黄元秀。房子名称也改为“春晖小筑”。
春润庐院内有前后两幢西式花园别墅,前门临北山路,后门近葛岭路。前大门两扇雕花铸铁大门配以花饰门楼,门楼两边是通透式铸铁栏杆围墙。进门即为花园前庭,原有硕大香炉一尊立于中央。左右两厢有青石阶引入主楼。
前楼为两层半三开间西式洋房,结构对称,一楼前廊阳台宽大气派,水磨石地坪,石膏吊顶;二楼有左右两个阳台,中间为一湖景房,房顶设观光平台。前楼后面再上青石台阶,是后楼庭院,后楼略小,结构不对称。前后两楼共有建筑面积857.91平方米,34间房,其中楼屋14间,计360平方米;底屋20间,计497平方米。
春润庐设有较多的阳台、走廊、屋顶平台和庭院阶梯式平台等开放或半开放建筑空间,它们既是居者的活动空间,也是晒晾物件的必要场所,更是眺望湖山的绝佳位置,由此可见业主的居住理念和设计师的匠心所在。
春润庐后来的主人项松茂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浙江省鄞县人。20世纪30年代名闻遐迩的“固本”肥皂便出自其任经理的五洲固本皂药厂。其亲自督造的五洲大厦于上海福州路一经落成,即被誉为中国的“药房大王”。项松茂后因营救被日军捕去的11名店员而同遭杀害,舆论称之为“抗日英雄”。
春润庐后由项绳武继承,现为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