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祠正殿相关

忠烈祠正殿为清代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坐北朝南,进深五间,面积五百多平方米。檐角起翘高峻,屋檐舒展,飞檐斗拱,庄严宏伟。前檐稍间砌砖墙,中辟圆形漏窗,内塑双龙戏珠,古朴庄重。檐问悬挂“心昭天日”巨匾,金底黑字,朴实端庄,系1979年叶剑英元帅重书。“心昭天日”四字,取材于岳飞临死前在狱案上题的“天日昭
昭、天日昭昭”,意为岳飞的心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明亮照人,他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
殿内正中筑须弥座高台,台上塑岳飞戎装坐像,头戴金盔,身披紫色蟒袍,右手握拳,左手按剑,威武庄严。忠烈祠内原有岳飞塑像,系手持圭笏、冕旒朝服的庙宇神像,于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坐像高4.75米,为1979年重修岳庙时由原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陈长庚创作。坐像上方悬挂草书“还我河山”金字大匾,字体俊挺飞逸,相传为岳飞手迹,这四字表达了岳飞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心愿和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塑像两侧悬挂赵朴初撰书的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眠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是现岳庙内最长的一副抱对。殿内还有沙孟海、刘海粟、启功、舒同、王蘧常、沈鹏等名家所题的众多匾额、楹联,或为旧联重书,或为书者新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歌颂和纪念民族英雄岳飞。大殿的前檐柱与前金柱问有宽敞的卷棚轩廊,梁上雕刻人物故事、花草鸟兽等图案,形象生动。天花板上彩绘“百鹤图”,共272只丹顶白鹤,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在殿内东侧山墙上,镶嵌着两块巨石,上刻“尽忠”二字,相对称的西侧山墙上也镶嵌着两块巨石,刻“报国”二字,皆为整块青石,其中“国”字右下落款“莆人洪珠书”。此即岳飞的爱国誓言“尽忠报国”,每字高150厘米,宽123厘米,平底刻法,字体雄健浑厚,为明代莆田(今福建莆田)洪珠的手迹。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巡按浙江侍御史张景,仰慕岳飞的壮烈精神,率部属幕僚拜谒岳飞墓、祠,观岳飞遗像、读《满江红》词和《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深为岳飞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认为岳飞的一生无愧于他“尽忠报国”的誓言。于是张景令参政洪珠书写了“尽忠报国”四字,并请人将它刻成碑,以彰扬岳飞的爱国精神,激励后世。第二年,碑成,分别刻于四块巨石上,立于岳飞墓之南。历经变迁,四块刻石后来被移入忠烈祠大殿内。
两侧山墙和后檐墙面,以及岳飞坐像的屏风背面,还绘有九幅大型彩绘壁画,系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画家们根据岳飞题材创作。
勤学苦练岳飞自幼勤奋好学,体魄强健,膂力过人,未成年时已能挽弓三百斤,引发吃力八百多斤的腰弩。他先跟陈广学枪术,又拜周同为师学射箭,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壁画描绘的是少年岳飞跟周同学习射击、勤练武艺的场面。
岳母刺字在金军南下,对宋发动大规模战争,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危急关头,岳飞毅然从军,走上保家卫国的抗金战场。相传,岳母姚氏积极勉励儿子从戎报国,在他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画中岳飞俯身跪地,岳母姚氏正持针刺字,反映了这流传八百多年的母教典范故事。
收复建康建炎四年(1130),南侵的金军在遭到江南军民的沉重打击后,准备渡长江北撤。岳飞率领岳家军从宜兴出发,紧紧尾追,接连取得清水亭、牛头山、静安等大捷,杀敌数千,一举收复军事重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将金军逐出江南,赶过长江以北。壁画描绘的是岳飞率军痛击金军、收复建康城的战斗场面。
还我河山在抗金战场上屡建战功的岳飞,很快成为南宋长江中游防线的军事统帅。但以“还我河山”为毕生追求的岳飞,时刻不能忘怀中原的故土和百姓,在繁忙的战事间隙,他经常登高远眺,北望中原,抒发自己驱逐南侵金军、收复故疆、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
联结河朔在中原沦陷地区,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反抗金兵的掠夺和奴役。岳飞十分重视人民的抗金力量,制定“联结河朔”的战略方针,策动、联络和支援两河抗金义军,与岳家军的军事行动互相呼应,或配合作战,夹攻敌人。它体现了岳飞杰出的军事思想。壁画描绘的是梁兴、赵云等河北义军投归岳家军的场面。
郾城大捷在绍兴十年(1140)岳飞率军第四次北伐中,金军统帅完颜兀术调集几万精兵,偷袭岳家军统帅部所在地郾城(今河南郾城)。岳飞亲率为数不多的守城士兵出城迎战,运用巧妙的战术,大破金军精锐部队“拐子马”和“铁浮图”,以少胜多,赢得抗金斗争的空前大捷。老百姓们敲锣打鼓、端茶捧酒迎接凯旋的岳家军。
被迫班师正在岳家军第四次北伐取得重大胜利之际,一直主张与金议和的宋高宗和秦桧,下令撤回前线其他部队,又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中原百姓闻讯后纷纷跪请挽留,但岳家军已陷入朝廷随时可能切断军需给养和缺乏友军配合,孤军深入的困境,为了免遭全军覆灭,保存抗金实力,岳飞被迫忍痛班师。
风波冤狱以秦桧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制造“谋反”假证,罗织罪名,将岳飞关进大理寺监狱,并在农历除夕前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成为千古冤案。相传,岳飞被害于大理寺内的风波亭。面对权贵们的诬陷迫害,岳飞不屈不挠,临死前,悲愤地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大好河山描绘了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锦绣河山。由于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妥协投降政策,失去了北伐收复故土、统一国家的大好时机,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成为金国疆土,长年纷乱的战争,南北分裂的局面,阻碍和破坏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给各族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忠烈祠正殿 发布时间:2012/7/23 16:38:43

忠烈祠正殿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