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断桥,沿白堤,经锦带桥,就到了“西湖眉目之所在”——孤山。孤山在西湖偏北湖面,是西湖水域中的一个天然岛屿,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东以白堤、西以西冷桥与湖岸连接,海拔38米,由侏罗纪凝灰岩构成。因孤处湖中而得名,为西湖群山最低的山,也是湖中最大的岛屿。《成淳临安志》卷二十三日:“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旧时山阴多梅树,有“梅花屿”之称;又因山景宛如瀛洲仙境,又名“瀛屿”。古诗称孤山“蓬莱宫在水中央”。现在山上仍林木茂盛,古迹名胜数不胜数。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就已闻名。唐代有孤山寺,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之佳句。南宋时建有西太乙宫、四圣延祥观,清代曾在此建行宫,康熙、乾隆南巡时都在这里住过。雍正时(1727),孤山行宫改为圣因寺,与灵隐、昭庆、净慈三寺合称“西湖四大丛林”。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原行宫的一部分建为中山公园(文澜阁、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等处都是行宫旧址)。孤山东麓当时建有辛亥革命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墓、徐锡麟墓、林启墓、林社等建筑。1950年至1952年,杭州市全面整治孤山。重建放鹤亭,恢复梅林景观;整修中山公园、西冷印社、七星坟等景点;修建园路和增植花木,辟建后山西端农地、水田为绿地;利用广化寺辟建兰花寺。2005年,修复了梅亭、复旦光华牌坊、竹凉处、白苏二公祠、范公亭等业已湮没的景点,整治了周边环境。现在的孤山已成为环境清幽秀美、文化氛围深厚、充满盎然情趣的西湖山地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