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摇,越王勾践后裔,秦汉之际人。周赧王九年(前306)越国被楚国灭后,遗民南迁瓯越(东瓯)。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起兵抗秦。驺摇率领瓯越吏民从诸侯反秦,后助汉高祖打败项羽。汉惠帝三年(前192),驺摇被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世俗称东瓯王。东瓯王都城,在永宁江(瓯江)北岸(今永嘉县境内),南北朝时遗址尚存。近又有人考证东瓯王都城在今浙江省温岭县大溪镇唐岭脚。驺摇被人们认为是开发东瓯的始祖,世称他为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明成化十三年(1467)改华盖山东岳庙为东瓯王庙。
汉书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孝惠三年,举高帝时粤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号曰东瓯王。
后数世,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粤,闽粤未肯行,独东瓯从。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得不诛。
吴王子驹亡走闽粤,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粤击东瓯。建元三年,闽粤发兵围东瓯,东瓯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粤人相攻击,固其常,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中大夫严助诘蚡,言当救。天子遣助发会稽郡兵浮海救之,语具在《助传》。汉兵未至,闽粤引兵去。东粤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与众处江、淮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