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漪(?~前135),中国西汉汉文帝之皇后,清河观津(今河北清河)人,汉朝女政治家。
吕雉当太后的时候,选良家妇女入宫服侍太后,窦漪被选入宫。后来,吕太后将一批宫女送出宫,赐予诸侯王,每王五名,窦漪就在其中。窦漪家在清河,因此想被分去赵国,于是去求主管宦官把她分去赵国。结果宦官错把她放入去代国的队伍中,她不得已来到代国。没想到,到了代国,代王刘恒偏宠窦漪。后来生了女儿刘嫖、儿子刘启和刘武。
代王尚未入朝为帝时,代王王后就去世了。代王被立为文帝后,代王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也先后去世。前元元年(前180)三月,窦漪被立为皇后,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小儿子刘武被立为代王,不久又迁到梁国,改封为梁王。女儿刘嫖被封为长公主(馆陶公主)。
窦漪当上皇后之时,父母早已去世,安葬在观津。太后薄氏下诏追封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且在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按灵文园的做法。窦漪的哥哥叫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窦长君早逝,封其子窦彭祖为南皮侯;封其弟窦少君为章武侯;封其侄子窦婴为魏其侯。
后来,窦皇后生病,双目失明。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刘启即位。窦皇后被尊为窦太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由于窦漪的影响,在汉景帝在位期间与汉武帝早期,儒家学者都不能得到重用。
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实际上,窦漪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尤其在汉景帝统治时期,汉景帝也曾经想启用儒家学者,但都被窦漪阻止,而坚持黄老的休养生息与无为而治。
窦漪极其溺爱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不但赏赐无数,而且还希望他能在景帝去世后继位。前154年,汉景帝曾在宴会上对梁王刘武表示愿在自己死后传位与他,但遭到了窦婴等朝臣的反对。尽管后来窦漪对景帝多次施加压力,但终未成功。窦漪也很喜爱自己的女儿馆陶公主刘嫖,死后遗下诏书把东宫的金钱财物全部赐给刘嫖。
前135年,窦漪去世,与汉文帝合葬在霸陵。
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乃且县此两人。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
窦皇后病,失明。文帝幸邯郸慎夫人﹑尹姬,皆毋子。孝文帝崩,孝景帝立,乃封广国为章武侯。长君前死,封其子彭祖为南皮侯。吴楚反时,窦太后从昆弟子窦婴,任侠自喜,将兵,以军功为魏其侯。窦氏凡三人为侯。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崩,合葬霸陵。遗诏尽以东宫金钱财物赐长公主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