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名瑗,今长坦县伯玉村人(一说今濮阳县老渠村人)。生卒不详。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春秋末卫国大夫。
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孔子与善者,于齐晏婴,于郑子产,于卫伯玉。孔子几次适卫,多居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
伯玉笃行不倦,慎德深思。一次,他使人到孔子那里,孔子问:“夫子(指伯玉)何为?”对 曰:“夫人欲寡其过未能也。”使者出,孔子曰:“使乎!使乎!”既赞伯玉之德,亦赞伯玉其使者。《淮南子·卷一原道训》说:“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伯玉确是一位求进甚急而又善于改过的人。
伯玉死后,葬于今长垣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