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恭人物  典故  历史事件  文学作品  传记

  淳于恭(?~80),东汉黄老道徒。字孟孙。北海淳于(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人。善说《老子》。好清静,不慕荣名。王莽末岁(23),史崇将为盗所烹,恭请代,得与俱免。建初元年(76)。除为议郎,迁待中骑都尉,礼待甚优。进对陈政,皆本道德,帝称善。五年(80),病,卒于官。

淳于恭 发布时间:2008/9/5

时代:东汉
职业:大臣

淳于恭 相关Top

人物
典故
历史事件
文学作品

淳于恭 传记Top

后汉书卷三十九 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九

  淳于恭字孟孙,北海淳于人也。善说《老子》,清静不慕荣名。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辄助为收采。又见偷刈禾者,恭念其愧,因伏草中,盗去乃起,里落化之。
  王莽末,岁饥兵起,恭兄崇将为盗所亨,恭请代,得俱免。后崇卒,恭养孤幼,教诲学问,有不如法,辄反用杖自箠,以感悟之,兒惭而改过。初遭贼寇,百姓莫事农桑。恭常独力田耕,乡人止之曰:“时方淆乱,死生未分,何空自苦为?”恭曰:“纵我不得,他人何伤。”垦耨不辍。后州郡连召,不应,遂幽居养志,潜于山泽。举动周旋,必由礼度。建武中,郡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应,客隐琅邪黔陬山,遂数十年。
  建初元年,肃宗下诏美恭素行,告郡赐帛二十匹,遣诣公车,除为议郎。引见极日,访以政事,迁侍中骑都尉,礼待甚优。其所荐名贤,无不征用。进对陈政,皆本道德,帝与之言,未尝不称善。五年,病笃,使者数存问,卒于官。诏书褒叹,赐谷千斛,刻石表闾。除子孝为太子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