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淑(82~149),东汉学者。字季和,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子的十一世孙。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为俗儒所非。安帝时拜郎中,再迁当涂长。后去职还乡里,名贤李固、李膺皆拜其为师。建康元年(144),举贤良方正,对策时讥刺贵倖,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居官清正,号为“神君”。不久弃官家居。有子八人,并有名声,时人谓之“八龙”。
后汉书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荀淑字季和,颍川颍阴人,荀卿十一世孙也。少有高行,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而州里称其知人。
安帝时,征拜郎中,后再迁当涂长。去职还乡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皆师宗之。及梁太后临朝,有日食地震之变,诏公卿举贤良方正,光禄勋杜乔、少府房植举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莅事明理,称为神君。顷之,弃官归,闲居养志。产业每增,辄以赡宗族知友,年六十七,建和三年卒,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二县皆为立祠。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
初,荀氏旧里名西豪,颍阴令勃海苑康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亦有八子,故改其里曰高阳里。
靖有至行,不仕,年五十而终,号曰玄行先生。
淑兄子昱字伯条,昙字无智。昱为沛相,昙为广陵太守。兄弟皆正身疾恶,志除阉宦。其支党宾客有在二郡者,纤罪必诛。昱后共大将军窦武谋诛中官,与李膺俱死。昙亦禁锢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