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东汉大臣,字仲承,河间乐成人。通五经,隐居讲授,生徒常数百人。桓帝时,征拜议郎,累迁侍中、虎贲、中郎将。上疏清罢宦官,灵帝时,宦官谮之,下狱自杀,与窦武、陈蕃并称三君。
后汉书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刘淑字仲承,河间乐成人也。祖父称,司隶校尉。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州郡礼请,五府连辟,并不就。永兴二年,司徒种暠举淑贤良方正,辞以疾。恒帝闻淑高名,切责州郡,使舆病诣京师。淑不得已而赴洛阳,对策为天下第一,拜议郎。又陈时政得失,灾异之占,事皆效验。再迁尚书,纳忠建议,多所补益。又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上疏以为宜罢宦官,辞甚切直,帝虽不能用,亦不罪焉。以淑宗室之贤,特加敬异,每有疑事,常密谘问之。灵帝即位,宦官谮淑与窦武等通谋,下狱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