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115~198),东汉名士。字元节。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官僚世家。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165),太守翟超请其出任东部督邮。而中常侍侯览家亦在郡中,他在家乡为非作歹,残害百姓,无所不为。张俭即举劾侯览及其母亲罪恶。因而得到太学生的敬仰,被列于“八及”(及乃引人敬仰之意)之首。建宁二年(169),张俭的同乡朱并,素性佞邪,原为张俭所鄙弃,如今仰承侯览意旨,遂上书告张俭等同郡二十四人共为部党,别相署号,图危社稷,于是刊章讨捕。张俭仓皇逃命,望门投宿,天下百姓莫不重其名望品行,破家相容。后经李笃护送终至塞外,故得幸免于难。但其所经之处,因藏慝张俭而死的有数十人,有的甚至被满门抄斩。中平元年(184),黄巾兵起,党事得解,张俭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征,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任少府,皆不应。建安初年,征任卫尉,不得已赴任。但见曹操专权,所以不问政事。后卒于许昌。
后汉书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县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论曰:昔魏齐违死,虞卿解印;季布逃亡,朱家甘罪。而张俭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然俭以区区一掌,而欲独堙江河,终婴疾甚之乱。多见其不知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