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暠人物  典故  历史事件  文学作品  传记

  种暠(104~164),字景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之东)人。其父任定陶令,有财三千万钱。父死之后,种暠将其全部分给宗族及乡里贫民。对追逐名利的人,不与之交往。始任县门下史。后任河南尹主簿,举孝廉,辟太尉府,举高第。顺帝末年,任侍御史。当时所遣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人,多所纠奏,而梁冀及宦官们互为请救,使其事皆被阻遏搁置。而种暠自以主管刺举奸赃,乃再次举奏,帝乃从之,使各伏法。后顺帝命种暠在承光宫监护太子。不久,出任益州刺史,在职三年,使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怀服汉德。因弹劾梁冀亲信,被免除职务。后凉州羌人骚乱,任命种暠为凉州刺史,甚得民心。被征升任他职,官吏百姓到京城乞求留之。太后叹息道:“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乃许之。复留任一年,升任汉阳太守,各族男女送至郡界,种暠与作揖道谢,千里不能乘车。又升任使匈奴中郎将。当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任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郡界。后坐事免归。后司隶校尉举种暠为贤良方正,不应。征任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此时匈奴入侵并、凉二州,桓帝再任命种暠为度辽将军。种暠上任后,宣明恩信,诚心慰抚,远近皆服,边境安定。征入任大司农。延熹四年(161),升任司徒。推进名臣桥玄、皇甫规等人。在位三年后去世。并州、凉州百姓为之哀伤,匈奴闻之,举国痛惜。

种暠 发布时间:2008/10/16

时代:东汉
职业:大臣

种暠 相关Top

人物
典故
历史事件
文学作品

种暠 传记Top

后汉书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始为县门下史。时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谌,名知人。歆谓之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明日,谌送客于大阳郭,遥见暠,异之。还白歆曰:“为尹得孝廉矣,近洛阳门下史也。”歆笑曰:“当得山泽隐滞,乃洛阳吏邪?”谌曰:“山泽不必有异士,异士不必在山泽。”歆即召暠于庭,辩诘职事。暠辞对有序,歆甚知之,召署主簿,遂举孝谦,辟太尉府,举高第。
  顺帝末,为侍御使。时,所遣八使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多所纠奏,而大将军梁冀及诸宦官互为请救,事皆被寝遏。暠自以职主刺举,志案奸违,乃复劾诸为八使所举蜀郡太守刘宣等罪恶章露,宜伏欧刀。又奏请敕四府条举近臣父兄及知亲为刺史、二千石尤残秽不胜任者,免遭案罪。帝乃从之。擢暠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仁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槃木、唐菆、邛、僰诸国,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暠至,乃复举种向化。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梁冀,暠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暠。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暠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暠、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暠、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详。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暠、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梁太后省奏,乃赦暠、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暠为凉州刺史,甚得百姓欢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乃许之。暠复留一年,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暠与相揖谢,千里不得乘车。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后司隶校尉举暠贤良方正,不应。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暠为度辽将军。暠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羌虏先时有生见获质于郡县者,悉遣还之。诚心怀抚,信赏分明,由是羌胡、龟兹、莎车、乌孙等皆来顺服。暠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入为大司农。延熹四年,迁司徒。推达名臣桥玄、皇甫规等,为称职相。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闻暠卒,举国伤惜。单于每入朝贺,望见坟墓,辄哭泣祭祀。二子:岱、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