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光,东汉初隐士。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人。本姓庄,因避明帝讳,改姓严。少即聪颖,刻意攻读,与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刘秀即位后,乃隐姓埋名,匿身不见。后被召至京师洛阳,刘秀欲任其为谏议大夫,拒而不就,归隐于富春山。建武十七年(41),刘秀又欲召用,仍不就。隐身于家,怡然处世,或躬耕于田野,或垂钓于水畔,年八十而终。后人称其垂钓之处为严陵濑。宋人范仲淹称:“云天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后汉书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