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人物  典故  历史事件  文学作品  传记

  张杨(?~198)字稚叔,东汉末云中人。初以武勇见称,在并州为武猛从事。并州刺史丁原响应蹇硕呼吁,派张杨为蹇硕部下,被蹇硕封为假司马。何进当权,派张杨募兵千余人在上党讨伐山贼。董卓作乱时,张杨攻上党太守于壶关,无功而还。后留上党,攻略诸县,聚众至数千人。董卓讨伐军起,张杨依付袁绍,不为所用。初平二年(191),匈奴单于于夫罗欲叛袁绍,张杨不从,于夫罗胁持张杨出走。于夫罗初败于袁绍将麴义,后又攻破度辽将军耿祉,放走张杨。后被董卓封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兴平二年(195),董承带汉献帝逃避李傕追击至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张杨以粮食朝贡,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假节开府。张杨希望汉献帝回洛阳,被诸将拒绝,回到野王(今河南沁阳近域)。建安元年(196),张杨与董承再次提出希望汉献帝回洛阳,杨奉、李乐拒绝。董承后投奔张杨,张杨命令董承大修洛阳宫。夏天天子要求杨奉等人迎汉献帝到洛阳。秋天汉献帝回洛阳,以粮食相迎。张杨以为自己在大修宫室有功,命名南宫殿为杨安殿。后选择不留在洛阳分享权力,再回到野王。不久被拜为大司马。与吕布素有交情,建安三年(198),曹操攻击吕布时欲迎救,为部下杨丑所杀。

张杨 发布时间:2009/4/7

时代:东汉
职业:割据势力

张杨 相关Top

人物
典故
历史事件
文学作品

张杨 传记Top

三国志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也。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灵帝末,天下乱,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军京都,欲以御四方,征天下豪杰以为偏裨。太祖及袁绍等皆为校尉,属之。[一]并州刺史丁原遣杨将兵诣硕,为假司马。灵帝崩,硕为何进所杀。杨复为进所遣,归本州募兵,得千余人,因留上党,击山贼。进败,董卓作乱。杨遂以所将攻上党太守于壶关,不下,略诸县,觽至数千人。山东兵起,欲诛卓。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于夫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曲义追击于邺南,破之。单于执杨至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觽复振。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至安邑,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杨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建安元年,杨奉、董承、韩暹挟天子还旧京,粮乏。杨以粮迎道路,遂至洛阳。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当捍外难,何事京都?”遂还野王。即拜为大司马。[二]杨素与吕布善。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杨将眭固杀丑,将其觽,欲北合袁绍。太祖遣史涣邀击,破之于犬城,斩固,尽收其觽也。[三]

  注[一]灵帝纪曰: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冯芳为助军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
  注[二]英雄记曰:杨性仁和,无威刑。下人谋反,发觉,对之涕泣,辄原不问。

  注[三]典略曰:固字白兔,既杀杨丑,军屯射犬。时有巫诫固曰:“将军字兔而此邑名犬,兔见犬,其势必惊,宜急移去。”固不从,遂战死。